乳腺小叶增生
乳腺小叶增生是乳腺增生性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非肿瘤、非炎症性的增生性病变,是乳腺的初期增生,多发生在25~35岁,症状表现较轻,属于乳腺增生Ⅰ期。可发生于青春期以后的任何年龄的妇女,在乳腺增生患病率中占70%以上。
引起乳腺小叶增生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与内分泌失调或精神情志有密切关系。育龄期妇女的乳腺受卵巢内分泌控制,一旦卵巢功能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情绪不稳定、心情不舒畅、过度劳累、性生活不和谐、生活环境变迁,或者过食含有激素的滋补品,长期使用含有激素成分的化妆品,等等,均可导致人体内雌、孕激素分泌的比例失调或分泌节律紊乱而引起乳腺组织增生。
病案:刺血疗法治疗乳腺小叶增生
赵某某,女,42岁。主诉:双侧乳房胀痛4年有余,一直没当回事。以前就是月经前胀痛,后来疼痛加重。现在基本上天天痛,只要是手一碰到,更是疼痛难忍。经量减少,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耳鸣弄得她心烦意乱,难以入眠。基本上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一直跑医院。吃药、外敷、理疗、按摩、艾灸,能想到的办法都试过了,但是效果微乎其微,后来她都有些绝望了。后经朋友介绍来我科就诊。
检查:患者面色暗黄,面颊色素沉着,乳房外观正常,双侧乳房外侧上方可触及3个大小不一的小结节,压痛明显,双侧腋下、锁骨上淋巴结无肿大。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濡细。证属:脾肾阳虚,冲任失调。治法:温补脾肾,调摄冲任。
治疗:选取大椎、双侧曲泽、膻中穴刺之,出紫黑色瘀血约60mL。嘱其每天艾熏阿是穴、膻中、大椎穴,每穴灸30min。两周后复诊:双侧乳腺内结节明显缩小,脸色也明亮了不少,压痛也减轻了很多。
二次治疗刺心俞、肩井、足三里穴,出血量约30mL。前后共刺血4次,困扰患者4年的乳房胀痛消失了,数个小结节也消失了,睡眠正常,脸上的色素沉着也变淡了很多。赵女士的精神压力终于得到释放,心情也愉悦了。
中医辨证分型
1.肝郁气滞,痰瘀血结:乳房胀痛、肿块质硬、界线清楚、推之可移,心烦急躁,月经提前,白带多而黄,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治则:疏肝解郁,祛痰散结。
2.脾肾阳虚,冲任失调:乳腺隐痛,触之有硬结肿块、质地柔软,头晕失眠,面色萎黄,纳差,腹胀便溏,四肢不温,月经量少,白带多,舌质红,苔薄白,脉细弱。治则:温补脾肾,调摄冲任。
治疗
1.主穴:曲泽、膻中、阿是穴(乳房上的疼痛点)。
2.配穴:心俞、肩井(肝郁气滞,痰瘀血结);足三里、大椎(脾肾阳虚,冲任失调)。
3.刺法:每次选主穴2个,辨证配穴1个,刺之。
笔者按
中医将乳腺增生病称为乳癖,多由肝郁气滞或冲任失调造成,乳腺增生病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和乳房内结节,乳腺单发或多发性结节,或界限不清的乳腺增生,多随月经周期或情志变化而改变,少数人可有乳头溢液或血性分泌物。
刺血治疗该病,有其独特的祛瘀散结功效。考虑到患者长期与电脑相伴,颈肌劳损者颇多,故取大椎、肩井穴刺之,以疏通颈椎供血。刺阿是、膻中穴为局部近端取穴,意在化瘀消滞。艾熏有消炎止痛、通经活络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