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注意事项

二、注意事项

应用刺血疗法前应充分考虑患者体质的强弱、气血的盛衰以及疾病的虚实属性、轻重缓急等情况,还须注意以下几点:

1.详察形神。《灵枢·终始》中指出:“凡刺之法,必察其形气。”临床刺血前,必须根据患者的体质状态、气质特点及神气盛衰等情况,确定相应的治疗法则;根据人体的高矮、胖瘦、强弱来决定刺血的深浅手法及出血量的多少;根据神气有余、不足,来确定刺血的适应范围和方法。

2.辨明虚实。《素问·通评虚实论》中说:“邪气盛者实,精气夺者虚。”虚与实,概括了邪正关系。由于刺血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决“血实”、除“菀陈”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因此,尤其用于实证、热证。

3.知其标本。刺血疗法常作为重要的治标方法被用于临床。它强调治病之法,宜先刺血以缓解患者痛苦,再根据疾病的虚实属性,取舍补泻。现代中医疗法对各种原因所致的高热、昏迷、惊厥等危证,均先以刺血泄热开窍以治其标,然后再针对发病原因而治本。

4.定其血气。《灵枢·官能》中指出:“用针之理,必须知形气之所在,左右上下,阴阳在里,血气多少。”因此,必须根据十二经气血的多少及运行情况,来决定是否刺血及刺血出血量的多少。临床上取商阳穴刺血治疗昏迷、齿痛、咽喉肿痛;取攒竹穴刺血治疗头痛、目赤肿痛;取委中穴刺血治疗腰痛、吐泻;以曲泽穴刺血治疗心痛、烦热、呕吐等,这些都是以经脉气血多少为依据的。

5.顺应时令。《素问·诊要经终论》曰:“春夏秋冬,各有所刺。”又说:“春刺散俞及与分理……夏刺络俞,见血而止。”指出了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序,故刺血疗疾也因时令而异。古人多根据四时五行衰旺与脏腑相配的机制,再视患者发病经络的经气旺与不旺来决定如何刺血。如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应取太阳经委中穴放血治疗,但春日不可刺出血,四足太阳经为寒水之脏,春日木旺水衰,太阳经气方盛,故不能刺出血;足阳明脉令人腰痛,应取阳明经足三里穴放血治疗,但秋日不可刺出血;因阳明属土,土旺长夏,而秋日金旺木衰,故不可刺血以泻之,余可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