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鼻出血

(九)鼻出血

鼻出血,指血液由鼻腔流出,常由鼻、鼻窦及其邻近部位局部病变、外伤,以及某些影响鼻腔血管状态和凝血机制的全身性疾病引起,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症状和急症之一,可在任何年龄发生。

鼻出血的常见原因可分为局部和全身两类。①局部原因:以挖鼻导致鼻出血最为常见。从解剖结构上讲,由于鼻中隔易出血区的黏膜薄,血管丰富、表浅,与其下的软骨紧贴,受到外伤时对血管的缓冲保护作用差,并且该部位的血管自行收缩能力也差。当外部气温干燥或患者高热时,鼻黏膜干燥不适且多痂,尤其当患有萎缩性鼻炎和干燥性鼻炎时,鼻腔黏膜更加干燥,此时挖鼻,极易损伤鼻中隔黏膜导致鼻出血。其他比较常见的还有鼻中隔偏曲,鼻腔、鼻窦或鼻咽部的良性出血性肿瘤或恶性肿瘤侵袭破坏局部血管等均可引起鼻出血。②全身原因:如血液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可引起鼻出血,肝脾疾病、营养障碍及维生素类缺乏、缺钙等也可引起鼻出血。

病案:孩子经常鼻出血吓坏妈妈

王女士属高龄产妇,38岁通过试管婴儿产下一个男孩。全家人对这个上帝恩赐的孩子倍加呵护,但不知为何,小家伙从5岁起常常会莫名其妙地流鼻血,有时半夜突然流鼻血会浸湿半条枕巾,这可把王女士给吓坏了。每次去医院,医生都是快速止血,再开一些口服的维生素C、维生素K之类的药物。可吃了药却治不了根,鼻出血总是反反复复,这可急坏了王女士。

半年前,王女士带着流鼻血的儿子来我科寻求治疗。检查发现患儿鼻黏膜干燥,查过舌苔、脉象后治疗如下:刺印堂穴加拔火罐出血3mL,点刺双少商穴各挤出20滴血。刺血完毕,鼻出血立即停止。嘱回家后每日用藕节炭10g,煎水作茶饮。3个月后,王女士一个人来到我科里,告知我,自从在我科刺血后,孩子一直没有再出现鼻出血。只是昨天半夜才又流了少量鼻血,但很快就止住了。我给开了一点藕节炭,嘱其煎水给孩子喝3d即可。随访,发现孩子至今未再出现鼻出血。

中医辨证分型

1.肺经热盛:鼻血点滴而出,色鲜红量少,鼻腔干燥,伴咳嗽痰少、口干身热,舌边尖红,苔白脉数。治则:清肺去热。

2.胃热炽盛:鼻出血量大色深红,鼻干口臭,烦渴引饮,便燥,舌红苔黄,脉洪大。治则:清热养胃。

3.阴虚火旺:鼻出血时出时止,口干少津,头晕眼花,耳鸣,心悸失眠,五心烦热,舌红绛,脉细数。治则:滋阴降火。

治疗

1.主穴:印堂、尺泽、肺俞。

2.配穴:少商(肺经热盛);内庭(胃热炽盛);太冲(阴虚火旺)。

3.刺法:主穴2个,加辨证配穴1个,刺之。

笔者按

鼻出血的严重程度与出血速度、出血量有关,有时出血并不多,但患者看到鲜血从鼻孔流出大多会惊慌失措,而精神紧张也会加重病情。现代中医耳鼻喉科认为本病的产生是多种原因导致鼻部脉络损伤的结果,临床上与肺、肾、肝、脾关系密切,当辨别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