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扁桃体炎
扁桃体炎是腭扁桃体因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炎症。病原菌以链球菌及葡萄球菌最常见,其他如肺炎球菌、流感杆菌以及病毒等也可引起。常于春秋季发病,多见于青少年。患急性传染病(如猩红热、麻疹、流感、白喉等)后,可引起慢性扁桃体炎,鼻腔有鼻窦感染也可伴发本病。
扁桃体炎分急性和慢性,急性期症状主要为咽痛、吞咽不适、畏寒发热、头痛等。查体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及表面有脓点等。慢性扁桃体炎的症状为咽干、痒、痛及反复发作急性炎症,扁桃体过大者可影响吞咽和呼吸。此外,慢性扁桃体炎还可发展为感染病灶,引起耳、咽、喉的感染以及风湿热、关节炎、心肌炎、肾炎等多种威胁身体健康的疾患。
病案:肿大的扁桃体
赵某某,女,22岁,幼儿教师。3d前出现发热症状,咽喉干燥灼热,咽痛逐渐加剧,连及耳根,吞咽时尤甚,每遇进食咽部疼痛更剧。经肌注青霉素、口服退热药、含漱剂、含片等治疗,症状未能缓解,故来我科治疗。
检查:体温38.6℃,扁桃体Ⅱ度肿大,充血,左侧有米粒大的黄白色脓点,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4.7×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8,淋巴细胞百分比20%。
诊断:急性扁桃体炎。中医辨证:风热侵袭,肺胃邪热。治疗原则:疏风清热,利咽消肿。
治疗:①先点刺双手的少商穴,各挤出30滴瘀血;再刺尺泽穴出血15mL。②让患者用0.9%生理盐水漱口以清洁口腔,再以刺血针快速点刺两侧肿胀的扁桃体,刺出血即可。辅助口服:金银花10g、板蓝根6g、蒲公英15g煎服,1日3次。刺血1h后,体温降至正常,喝水时咽部疼痛大减。次日复诊,体温正常,咽部充血症状消退,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进食干饭时仍有疼痛感,便秘。次日复诊刺商阳、大椎穴,出血约20mL。3d后诸症消失,临床痊愈。
中医辨证分型
1.风热侵袭:咽喉干燥灼热,疼痛逐渐加剧,吞咽时更重,伴头痛、发热、微恶风、咳嗽,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治则:祛风散热。
2.肺胃热盛:咽痛剧烈,连及耳根,吞咽困难,痰涎较多,见高热、口渴引饮、咳嗽痰黄、口臭、腹胀、便秘溲赤,舌质红,苔黄,脉洪大而数。治则:清肺养胃。
3.阴虚邪滞:咽部干焮,微痒微痛,午后加重,伴手足心热、失眠多梦、耳鸣、腰酸、便秘,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治则:滋阴驱邪。
4.气虚邪滞:咽干不适,异物感,咳嗽痰白,胸脘痞闷,易恶心呕吐,口淡不渴,大便不实,舌质淡,苔白腻,脉缓弱。治则:补气行滞。
5.痰瘀互结:咽部干涩不利,或刺痛胀痛,痰黏难咯,迁延不愈,舌质暗,有瘀点,苔白腻,脉细涩。治则:化痰散结。
治疗
1.主穴:阿是穴(肿大的扁桃体)、少商。
2.配穴:风池(风热侵袭);尺泽(肺胃热盛);太溪(阴虚邪滞);商阳(气虚邪滞);丰隆(痰瘀互结)。
3.刺法:①先点刺患侧少商穴,挤出瘀血至颜色变淡为度;②0.9%生理盐水漱口,以刺血针快速点刺肿胀的扁桃体,刺出血即可;③再根据辨证刺一配穴。
笔者按
中医学称扁桃体炎为“乳蛾”,发于咽喉两旁,形如乳头、蚕蛾,故称“乳蛾”。发于单侧的为单蛾,发于双侧的为双蛾。
刺血治疗该病,收效甚速且无任何毒副作用。刺阿是穴(扁桃体肿大处),可以起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效果;少商穴为手太阴肺经之井穴,刺之有散风、清热之功;尺泽、大椎穴刺之,可以扶正祛邪,清除肺经之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