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内出现一个或多个组织结构异常的肿块,可在吞咽时随甲状腺上下移动,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可由多种病因引起。临床上有多种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退行性变、炎症、自身免疫以及新生物等都可以表现为结节。甲状腺结节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多发结节比单发结节的发病率高,但单发结节甲状腺癌的发生率较高。
甲状腺结节包括良性结节、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单纯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怪性淋巴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等病,以良性肿瘤多见,恶性结节仅占甲状腺结节的0.1%左右。临床表现为颈部肿块、颈部胀闷憋气、咽部有阻塞感,或伴有心慌、心烦、易怒、多汗,少数可见颈部胀痛、声音嘶哑等。
甲状腺结节在临床极为常见,且多见于女性。对患者而言,患病后除了身体会受到极大的伤害之外,心理健康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病案:令她恐惧的甲状腺结节
谭某某,女,38岁,某公司职员。主诉去年单位体检时,查出自己颈部有一甲状腺结节。她吓坏了,以为自己得了癌症,到处看医生,吃了很多药也不管用。医生告诉她不要紧张,是良性的甲状腺结节,如果过度担心可以手术治疗。一听说要做手术,她更紧张了,整天茶饭不思,夜不能寐,度日如年。
在朋友的介绍下,她来到了我们科室。
查体:面色暗黄,忧愁貌。颈部可触及一甲状腺结节,1.2cm×2.0cm大小,质软,无压痛,吞咽时,腺体随着喉头上下移动。
问诊:颈部有微胀感,胸闷不舒,精神抑郁,月经前乳胀,乳房亦有结节肿块,舌质淡,苔薄白,脉弦。中医辨证:气郁痰阻。治疗原则:理气解郁,化痰消瘿。
治疗:刺大椎、人迎、膻中穴,出紫黑色瘀血40mL。
半个月后二诊,胸闷消失,月经前乳胀症状大有减轻,乳房结节也随之相应缩小。
第三次治疗,刺阿是穴(结节处)、足三里穴。前后刺血3次,后续配合针刺大椎、肩井、风池、脾俞、肝俞、丰隆等穴,隔天1次,针刺5次,诸症全无,甲状腺结节消失,临床治愈。
中医辨证分型
1.气郁痰阻型:颈前瘿肿,结节质软不痛,颈部胀感,胸闷,女性经前乳胀或伴乳房结节,舌质淡,苔薄白,脉弦。治则:理气化痰。
2.脾虚痰盛型:瘿肿不痛,形体肥胖,神疲乏力,胸闷腹胀,纳差或便溏,带下清稀,舌体胖大,质淡,苔白或白腻,脉沉细。治则:健脾化湿。
3.痰瘀互结型:瘿肿质硬经久不消,伴胸闷、纳差、女子月经不调或经色紫暗或伴有血块,舌淡或淡紫,有瘀点,苔白薄或白腻,脉弦细或涩。治则:祛痰化瘀。
治疗
1.主穴:大椎、人迎、天突、太阳。
2.配穴:膻中(气郁痰阻);丰隆(脾虚痰盛);曲泽(痰瘀互结)。
笔者按
中医学称甲状腺结节为“瘿结”,多与情志内伤、肝郁不舒、饮食及水土失宜、先天因素有关。由于长期愤郁恼怒,忧思郁虑,使气机瘀滞,肝气失于调达,津液不能正常运化而凝聚成痰。气滞痰凝,壅结于颈则形成“瘿结”。
刺血治疗该证,选刺大椎穴意在疏通颈项部的气血瘀滞;刺天突、人迎穴是直接调节甲状腺局部的血液循环;本着“气会膻中”的理念,故刺膻中穴为理气化痰之法。刺血后,痰消气畅,血行正常,甲状腺结节自然随之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