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斑秃
斑秃俗称“鬼剃头”,是一种骤然发生的局限性斑片状的脱发性毛发病。其病变处头皮正常,无炎症及自觉症状。病因尚不明了,可能与拉扯头发、营养不均衡、精神、压力等因素有很大关系。
调查研究发现以下原因也可导致斑秃:①家族史:10%~20%的斑秃患者有家族遗传史。②外伤:严重损伤头皮肌肤及深层组织,会导致毛囊丧失毛发再生能力,最终引发永久瘢痕性秃发。③内分泌紊乱:内分泌功能出现异常,容易造成体内激素失调,最终引起内分泌失调性脱发的发生。④化学因素:有些药物或烫染发产品有较强的刺激性,也会导致脱发。
病案:斑秃的军人
孙某,男,22岁,安徽省警备区的一名参谋。当兵后因训练任务重,学习紧张,平时的休息时间很少。一次理发时理发师告诉他,后脑勺处有一块头皮没有头发,是不是得了“鬼剃头”?他一听吓坏了,“鬼剃头”是什么病?后来他去医院才知道是斑秃。他先后口服了养血生发胶囊,外用毛发再生精华涂抹头皮,又吃了100多服中药,可是后脑勺的斑秃依然没有改善,头顶以及两耳尖上方均出现了大片的脱发。他焦虑万分,情绪低落,到处求医,却一直未见好转。
去年春天,他来到我们科接受刺血及针刺疗法治疗。检查发现,他后枕部有一1cm×2cm大小的脱发区,双颞部各有一2cm×2cm大小的脱发区,头顶百会穴处也有一1cm×2cm大小的脱发区。脱发区域的皮肤光滑、苍白,患者舌质暗紫、有瘀斑,脉沉涩。中医辨证:气滞血瘀。治疗原则:活血化瘀,养血生发。
治疗:①刺大椎、风府穴出瘀血约15mL;刺委中穴出血20mL。②斑秃区域用梅花针叩刺,鲜姜片摩擦至皮肤发红,艾灸局部15min,隔日1次。③针刺风池、肺俞、合谷、足三里、三阴交穴,隔日1次。1周后,斑秃区域的皮肤红润,细发隐现。第二次刺血:肺俞、尺泽穴出血约15mL。继续按上法医治。一个半月后3处秃发区开始长出绒绒的细发。第三次刺血:太阳、曲泽穴出血10mL。前后共治疗了两个月,秃发区头发全部长出,只是发质稍软、发黄。半年后随访,长出的软发已全部变黑,未再脱发了。
中医辨证分型
1.肝郁气滞:脱发处平滑光亮,常伴有胸胁胀满不适,唉声叹气,或烦躁易怒,头胀,头痛,失眠多梦,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治则:疏肝解郁。
2.血热生风:突然脱发,进展快,伴有心烦失眠、夜梦增多,或有头皮瘙痒,舌质鲜红,苔黄,脉滑数。治则:养血清热祛风。
治疗
1.主穴:阿是穴、大椎、风池、太阳。
2.配穴:膈俞(血虚风燥);尺泽(气滞血瘀);委中(肝肾不足)。
3.治法:①刺血:每次选主穴2个,配穴1个,一般刺血3次即可停止刺血;②阿是穴用梅花针叩刺,鲜姜片摩擦至皮肤发红,艾灸局部15min;③针刺肺俞、脾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
笔者按
中医学认为斑秃是因血热、风燥、血瘀和肝郁气滞,导致发失所养而发生秃发。情志抑郁化火,阳热上蒸于头皮,伤及发根而致头发脱落。“发为血之余”,所以气血的盛衰直接影响头发的生长。血活发则生,血滞发则脱,血虚发则枯,血甚发则美。
刺大椎、风池穴以疏通颈椎的供血,刺太阳、风府穴乃调节头部的气血循环。针刺上述诸穴意在通经活络、宣肺生发。梅花针叩刺局部加外擦姜片,意在刺激萎缩的毛囊再生。诸法合用,改善机体的气滞血瘀状态,使血运正常通畅。发根受到气血的濡养,则头发再生便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