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骨骨髓炎

(十二)指骨骨髓炎

指骨骨髓炎在中医学上属“疽”“骨疽”等范畴,多因轻微外伤感染、营卫之气受阻致气血凝滞、火毒、湿邪郁结所致,临床表现为伤指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中医治则为清热解毒、利湿消瘀。西医认为指骨骨髓炎多因被鱼刺、虾刺、蟹刺等海洋生物刺伤手指所致,分为急性指骨骨髓炎和慢性指骨骨髓炎两种。急性指骨骨髓炎的特点是发病急、高热、寒战,患指剧痛肿胀,功能受限,局部红、肿、热、痛,甚则破溃流脓。慢性指骨骨髓炎多由急性迁延而来,局部肿痛不明显,常常溃后流脓、久不收口,以至形成窦道,导致长期不愈或反复破溃。

中医学将骨髓炎称为“附骨疽”,是附着于骨的深部脓疡。本病是骨伤科中一种难以治愈、病程较长、病情反复发作的疑难之症。笔者将治疗本病的经验汇集整理,现略述如下。发病初期(热毒炽盛期)由于邪毒感染、热毒炽盛,伤阴劫血,腐筋蚀骨,患者可出现全身畏寒发热、局部皮肤红肿热痛,未破或已溃破。肢体呈持续性剧痛,口渴引饮,便干尿赤,舌质红,苔黄燥,脉洪数。X线摄片显示有骨质破坏和骨膜反应,且以骨质破坏为主。

病案:受伤的指头发展成骨髓炎

小兰的右手食指被机器轧伤2个多月了,受伤后即在厂医务室接受治疗,2天后手指红肿热痛,服用抗生素及接受TDP照射治疗后,疼痛仍未减轻。目前创口经常流脓,手指不能活动,饮食尚可,二便如常。经检查小兰的右手食指第一、二节红肿,指端创口呈翻花状,脓液外渗,有臭味,疮口周围皮肤呈紫暗色,屈伸不利。X线摄片显示:右手食指末节可见骨质弥漫性破坏、缺损,边缘不整齐,轻度骨质疏松,软组织肿胀。诊为手指骨髓炎。告知患者需手术截指。一听说要截指,小兰吓坏了。心想,截了指,这以后不就成了残疾,所以不愿意手术。后经熟人介绍,她抱着一线希望来我科治疗。

剪开小兰手指上包扎的纱布,呈现在我面前的患指红肿破溃,食指端的两边,一边一个绿豆大小的洞状创面,还一直流着淡黄色脓液。速取脓液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双重细菌感染。中医辨证:外伤染毒,蚀筋腐骨,日久气血双亏,经络瘀阻。

治疗:取12号一次性注射针头,在红肿的指头端和两个洞状创面各刺一针,共挤出约39滴黑血和少许脓液,用生理盐水清理创面。针刺灵台、外关、合谷穴以消炎止痛。再取100g艾绒,置于熏灸器中点燃,其烟对准患指的创面,烟熏40min,每日1次。1周后,红肿消退,创面干燥。继续按上法治疗1周,创面愈合,手指活动自如。两个月后X线摄片复查显示,食指指头骨质恢复正常。

中医辨证论治

1.气滞血瘀(肿胀期):外伤感染致指头化脓、红肿热痛,舌苔薄白,舌质淡,脉沉细。治则:活血化瘀、消肿。

2.热毒蚀骨(溃烂期):外伤染毒、蚀筋腐骨致指头红肿、流脓,伴寒战发热,舌红、苔黄,脉弦数或滑数。治则:清热解毒、祛腐。

治疗

1.主穴:阿是穴。

2.配穴:尺泽:气滞血瘀(肿胀期);曲泽:热毒蚀骨(溃烂期)。

3.刺法:未成脓期,直接针刺阿是穴;溃烂成脓期,先祛腐再刺血;艾烟熏灸。

笔者按

指骨骨髓炎多继发于指头炎,多由遭受刺伤后的伤口感染所致,属中医“附骨疽”范畴。西医主张截指治之,中医多以清热解毒、去腐生肌的中药服之。采用刺血、熏灸法治疗此疾历来报道不多,此疗法是我恩师在继承传统中医学理论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之后我又利用现代医学的检测方法,通过对艾烟的抑菌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清艾绒的抑菌效果颇佳,艾烟不仅可以直接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乙型链球菌,还可以杀死绿脓杆菌。我们在治疗大量指骨骨髓炎病例的临床中总结了刺血、针灸、熏灸法的几个优点:

1.早期治疗手指骨髓炎,直接用刺血、艾熏效果神奇,1周左右即可治愈,不需要用抗生素,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2.针灸本身就具有消炎、止痛、祛瘀活血、扶正祛邪、增强免疫力的功效,而刺血可以直接达到排脓、消瘀、消肿的独特作用。

3.艾烟熏灸创面,既有直接杀菌的作用,又有隔绝空气中的细菌、防止二次感染的功效。

所以,采用刺血、针灸、艾熏法治疗此病的疗效往往优于其他疗法,值得我们传承与推广。我在本书中对此法做详细介绍的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中医爱好者认识、了解中医针灸、刺血,最后将中医发扬光大,若能让这一中华瑰宝造福更多的人,我心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