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恩格斯 掩 障

弗·恩格斯 掩 障

掩障(筑城用語〕——不让敌人看到某处情况的一种設备,例如,放在炮台内棱綫上的、在射孔上方突出的束柴便是这种設备;束柴使人难于在一定距离内通过射孔进行观察。有时射孔处装上較复杂的掩障,它由两块厚木板做成,从两边沿着槽沟閉合,可以完全遮住射孔。如果射向始終不变,則在推动火炮时不必将它敞开,因为在掩障上可为炮口穿孔。必要时,这个孔可用活动擋板遮住。另一种掩障用于掩护炮台的炮手,以防避曲射火力的杀伤。它用光滑坚固的圓木做成,一端靠在胸墙内棱綫上,另一端支在地上。如果炮彈不十分大,而且不是近于垂直地落下,就不会打穿这种掩障,而只能撞上掩障幷以一定角度跳开。在修筑塹壕时,用一种特殊的掩障来掩护工兵不受火力杀伤;它借助于滾輪移动幷随着挖壕的进展而向前挪动。如要抵御步騎枪的火力,只需一块用硬木板做成的护板,向外的一面包上铁皮,再用粗圓木做支柱。如要抵御火炮的火力,則需要有装滿泥土的大方箱或方框、沙袋或束柴。最普通的一种工兵掩障是个很大的堡籃,或放滿了束柴的圓簍,作业班在工兵前面滾动它們。当需要从上面掩护对壕时,掩障按下面的方法构筑:将方木梁放在上面,鋪上束柴,再撒上泥土,这样,方木梁就能十分可靠地抵御实心彈和爆炸彈。

弗·恩格斯写于1857年9月28日左右

載于“美国新百科全书”1858年版第3卷

原文是英文

俄文譯自“美国新百科全书”

俄譯文第一次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