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恩格斯 布倫海姆

弗·恩格斯 布倫海姆

布倫海姆(或称布林德海姆)——巴伐利亚的一个村庄,距奧格斯堡約23英里。1704年8月13日,馬尔波罗和奧伊根亲王指揮的英国軍队和奧地利軍队同塔拉尔元帅、馬尔散和巴伐利亚选帝侯[1]指揮的法国軍队和巴伐利亚軍队,在这里进行了一次大会战。当时由于奧地利各省受到敌人經德国直接入侵的威胁,馬尔波罗便从弗兰德出发前往援助它們。英奧两国商定在意大利、尼德兰和萊茵河下游采取防御行动,而把全部主力集中在多瑙河。馬尔波罗对謝倫山上的巴伐利亚軍的工事进行了强攻以后,渡过多瑙河与奧伊根亲王会师,随后这两支軍队立即开始向敌人进攻。他們发現敌人在涅貝尔河对岸,而在敌人的两翼前有布倫海姆和基靑根这两个被敌軍固守的村庄。法軍为右翼,巴伐利亚軍为左翼。两軍防守几乎5英里的正面,各把騎兵配置在自己的两翼,因此一部分中央陣地就处于法国騎兵和巴伐利亚騎兵的共同防守之下。但是他們仍然沒有按照当时通用的战术規則来占領陣地。全部法国步兵共27个营,拥挤在布倫海姆;这对于按照当时編制組成的、只受过成綫式队形在平地作战的訓练的軍队来說,意味着陷入了絕境。就在如此危險的情况下,他們遭到了英奧軍队的突然攻击,馬尔波罗很快就利用了这种情况所造成的一切有利条件。对布倫海姆的攻击被击退后,他便突然将自己的主力調到中央,用他們突破了敌軍的中央。奧伊根亲王完成了粉碎孤立的巴伐利亚軍队这个不太困难的任务,轉入了全面追击,而馬尔波罗則完全截断了被困在布倫海姆的18 000名法軍的退路,迫使他們(包括塔拉尔元帅在内)繳械投降。法軍和巴伐利亚軍伤亡和被俘的共計3万人;胜利者損失約11 000人。这次会战是整个战局的决定性会战。巴伐利亚落到了奧地利人的手中,而路易十四則威信扫地了。

这次会战从战术观点来看具有特殊的意义。它极其淸楚地說明了当时的战术同現代战术之間的巨大差別。同一种情况,即两翼前有两个居民点,这在今天会被认为是防御陣地的最有利的条件之一,而对于十八世紀的軍队却成了失敗的原因。在当时,步兵完全不适于进行具有明显的非正規性质的散兵战,而在今天,散兵战却能使精銳部队防守的磚石房屋居民点成为几乎不可攻克的。在法国,一般在整个大陆,都根据邻近一个小鎭的名称而把这次会战称为霍赫施泰特会战,这个小鎭由于上一年9月20日在那里进行过一次会战253而早已聞名了。

弗·恩格斯写于1858年1月28日左右

載于“美国新百科全书”1858年版第3卷

原文是英文

俄文部自“美国新百科全书”

俄譯文第一次发表

[1]馬克西米利安第二·艾曼努尔。——編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