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恩格斯 軍用桥160

弗·恩格斯 軍用桥 160

軍队渡过大河和狹窄海峽用的临时桥的架設技术,古代的人們早已掌握了,他們这种建筑的規模之大有时是令人惊訝的。大流士曾經渡过博斯普魯斯海峽和多瑙河,薛西斯曾經用舟桥渡过赫勒斯滂海峽;希罗多德的著作161里有这种桥的記載。薛西斯的軍队曾架設两座橫跨达达尼尔海峽的桥。第一座桥是用360只船筑成的,这些船被船首錨和船尾錨固定,舷接舷地幷列在一起,龙骨順着水流;它們靠牢固的纜連接起来,上面鋪上木板,两側用橫木連接,幷盖上一层土。第二座桥是用314只船筑成的,建造的方法同上。据阿利安的記載,亚历山大軍队有輕便船只組成的常备舟桥纵列。162罗馬人有一种用兽皮包裹的荆条船,用来支撑桥的木板面;帝国崩潰以前,这种船一直是軍队輜重的一部分。不过,如果需要渡过湍急的河流的話,罗馬人也会建造更为牢固的軍用桥;凱撒渡萊茵河163时用的著名的木桩桥就是这一点的证明。

我們沒有找到关于中世紀軍队有专用的渡水桥梁器材的資料,但是,在三十年战爭时期,作战軍队曾携带在德国的大河上架桥的器材。当时所用的船很重,多半用柞木制成。桥板面由竪在这种船的船底的叉形架支撑住。荷兰人首先使用比較輕型的平底船,船舷近于垂直,船头和船尾是尖的,两端以一定的角度高出水面。这种船用包着白铁皮的木骨架制成,称为浮桥船。根据福拉尔的說法164,法国人也认为自己是浮桥船的发明者,不过壳板是銅的,同时他指出,法国人在1672年前后就有了完备的舟桥纵列。到十八世紀初,欧洲各国的軍队都有了浮桥船,它們通常是由白铁皮或銅皮,皮革或浸油帆布包裹的木骨架。俄国人使用的是浸油帆布。船不大,为了使桥在一定程度内保持在水面上,必須使船互相靠近,使它們的間隔不超过4—5英尺;这就严重地阻碍水的流通,使桥的安全受到威胁,幷且使敌人有可能放可浮物来破坏桥。

目前欧洲大陆上的各国軍队所使用的浮桥船較大,但基本上和一百年前使用的相似。从1829年起,法国人使用平底船,这种船的船舷近于垂直,船头很尖,而船尾尖度稍差;船的两端高于船緣,像舢板船那样翹起。船的大小如下:长31英尺,上寬5英尺7英寸,底寬4英尺4英寸。骨架是柞木的,上面包有一层云杉板。每只浮桥船重1 658磅,浮力(船吃水到船緣上端时的負荷力)为18 675磅。架桥时,船緣与船緣的間隔为14英尺。桥面寬11英尺。軍队的先头部队在渡不大的河流时使用較小的浮桥船。奧地利浮桥船与較大的法国浮桥船相似,但是为了便于搬运,这种船被从中間橫断为两部分,这两部分在水上連成一体。两只船舷接舷地幷列,用短方木連接,幷且用纵梁支撑桥板面的橫梁,构成浮托桥墩。这种浮桥船是比拉戈发明的,1825年首次被采用。俄国人的浮桥船是木骨架的,这种骨架的中間橫梁或支柱可以拆卸;骨架上绷着浸油帆布或上胶的帆布。每只浮桥船长21英尺9英寸,寬4英尺11英寸,高2英尺4英寸,重718磅。桥面寬10英尺。两船的間隔为8英尺。俄国人还有一种浮桥船,它也是木骨架,但是用皮革包裹。有人肯定地說,普魯士人最先用橫隔板把浮桥船隔成若干部分,使船不致因一处漏水而沉沒。普魯士人的浮桥船是木制的平底船。架桥时,他們根据情况在浮桥船之間留下8—16英尺寬的跨度或間隔。荷兰人(从1832年起)和皮蒙特人的舟桥纵列与奧地利軍队的相似。比利时的浮桥船船头是尖的,但船尾幷不尖。大陆各国軍队的舟桥纵列都配备有載錨的小船。

英美軍队的舟桥纵列完全不用船,而是用輕质材料制成的密封的空心圓筒支撑桥梁。1836年英国采用两端为圓錐形的、半球形的或抛物綫形的浮筒代替其他各种类型的浮桥船,这种浮筒是布朗沙德上校于1828年設計的。英国的大浮筒长img英尺,直徑为2英尺8英寸。它是这样制成的:在一連串以空心的白铁管作輪輻的白铁輪子上包白铁皮;一个較大的直徑为img英寸的白铁管作为它們共同的軸,通过整个浮筒。

美国曾試驗用橡皮浮筒。1836年累、恩上尉(后为上校)用这种浮筒在亚拉巴馬的一条深而湍急的河流上架起了桥,1839年阿姆斯特朗先生設計了一种与此相似的浮筒,每个充气的浮筒长18英尺,直徑为18英寸,重39磅;三个浮筒构成一个桥节。1846年美国軍队在与墨西哥作战165中使用了充气的橡皮浮筒。这种浮筒由于輕,折叠后所占的地方不大,所以极便于搬运,但是經过砂礫等等的磨擦便会損坏和不能使用。它还具有各种浮筒都有的缺陷。这些缺陷是:浮筒沉到水中一半时,在增加等量載重的情况下,它們吃水深度愈来愈大,而人們需要的却相反;其次,浮筒两端容易阻留各种可浮物;最后,为了使它們在水中移动,必須預先用桥板把它們一对对地連結起来,构成筏,而浮桥船却能像普通船一样单独在水上移动,而且可以用桨迅速地載运部队过河。下面的材料就足以比較出浮筒和浮桥船的浮力:法国浮桥船可支撑大約20英尺长的桥,浮力(桥梁上部結构除外)为150多英担[1];英国的两浮筒筏大致也可支撑同样长度的桥,但浮力(上部結构除外)只不过77英担,而可載量則只有其浮力的一半。

除了浮桥船外,舟桥纵列还包括桨、篙、錨、纜以及浮桥船在水上移动和在一处固定所必需的其他用具,也包括鋪桥面用的木梁和壳板(木板)。浮桥船通常是首先在現場一个个地摆好,然后用木梁和木板連結起来;而浮筒則是一对对地連接在一起,构成筏,然后在离桥的一端的适当距离上下破,幷且用木梁和木板与桥的一端連結起来。如果情况允許,可在預定的筑桥地点的上方的隐蔽地带,将三、四个或五个浮筒用桥板連結成一整个桥节,然后将桥节一个个地浮运到預定的筑桥地点。在某些場合,加上有經驗丰富的架桥兵,整个桥就可以在河的一岸筑好,渡河时借水流的力量推送过去。在瓦格拉姆会战前夕,拿破侖軍队渡多瑙河时用的桥就是这样架設的。整个这次战局从在敌人的視野内用軍用桥橫渡大河这一点来看,是极有敎益的。

但是舟桥纵列幷不总是現成的,所以軍事工程师必須在必要时沒有舟桥纵列也能够在河上架桥。为此有各种筑桥材料和筑桥方法。一般在通航的河道上航行的大船,都可用来做舟桥。如果找不到船,而河的深度或河底的形状要求建造浮托桥墩,則可利用木筏、浮桶以及其他可浮物架桥。如果河小,河底坚固而又相当平坦,則可建造固定的木桩桥墩或支架桥墩。木桩桥墩可以保证建造最牢固可靠的桥,但需要花很多时間和劳力;而建筑支架桥墩迅速而又容易。有时,可把装滿束柴等物的大車沉入河的較深处作为鋪桥的桥墩。跨越水淹地和沼澤地等的桥可用堡籃建造。如果只是步兵要通过狹窄的河流或山谷,則可以采用各种吊桥;吊桥一般用牢固的粗绳索悬吊。

目前,在敌人的有效火力控制下是很少建造軍用桥的,虽然必須时刻預見到击退敌人的可能性。所以,桥通常在河流的凹进地段修筑,这样左右两边的火炮就可以射击到对岸的桥头附近,借以掩护架桥。此外,凹进地段的河岸一般高于对岸,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兼有交叉火力的优点和制高位置的优点。步兵可乘船或浮桥船划到对岸,幷在桥头占領陣地。有时建造門桥以渡运少量的騎兵和一些輕火炮。把河分成几条支流的島屿或任何小河汇流点以下的地方,也有許多优点。在后一种情况下或有时在前一种情况下,都可以在河流的隐蔽地带把各个桥节造好,順流浮运。进攻的一方通常可以在很长一段河流上选擇許多合适的地点,他們容易以佯攻迷惑敌人,然后在某个遙远的地点眞正渡河;而对防御者来說,在很长一段河流上分散自己的兵力是非常危險的,所以,目前多半是在离河較远的地方集中兵力,一当查明眞正的渡河地点幷且早在敌軍全部渡河之前,将全部兵力投向眞正的渡河地点。法国革命以来在任何一次战爭中在欧洲的任何一条大河上筑桥都沒有遇到严重抵抗,其原因就在这里。

弗·恩格斯写于1857年10月14日左右

載于“美国新百科全书”1858年版第3卷

原文是英文

俄文譯自“美国新百科全书”

第一次用俄文发表于1940年“軍事历史杂志”第11期

[1]1英担等于112磅或50.8公斤。——編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