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的关注
2025年08月10日
1.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的关注
人类通过生产劳动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从早期的被动适应到后来的主动抗争,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冲突日益尖锐。尽管一些思想先驱者很早就提出了人类不合理利用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必将招致大自然报复的警告。但直到20世纪后期,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才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从总体上看,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积极的,如通过垦殖和养殖活动把大量天然生态系统改变为农业生态系统,把可食用野生植物培育成农作物,把可役使、食用和观赏的野生动物驯化为饲养动物,满足了迅速增加的人口日益增长的需要,而天然生态系统绝无此种可能;在长期的耕作中培育了性状和肥力都优于天然土壤的各种农业土壤,在这些土壤上生长的粮食、蔬菜、瓜果、花卉等保证了对人类需求的供给;人类对地表和近地表物质的机械搬运使地貌发生了变化,但这种改变为农业生产、采矿、水利和交通建设所必需;水利建设改变了地表水的时空分布,保证了航运和灌溉。遍布世界各国的水利工程则多有灌溉与防洪之利,中国京杭大运河、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是便利航运的典范。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上述每一项成就几乎都同时带来了负面影响。例如农业开发必然破坏森林和草原;猎捕、毒杀、采集动物与人为改变其生活环境加速了物种灭绝;破坏原有地貌通常将导致地表稳定性减弱和侵蚀强度增加;不合理灌溉与耕作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改变土壤孔隙度和渗透能力、加剧土壤侵蚀和土地荒漠化;破坏水源涵养林引起突发性洪流、盲目抽取地下水导致区域性地下水位下降,河流上游超量用水导致下游断流;等等。而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人类对大气圈与气候的影响,如化石燃料的燃烧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急剧增加,造成氧平衡失调并可能波及地理环境中的生命过程;人为增加大气固体微粒含量改变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量,导致气温变化;氟利昂物质的排放严重破坏了臭氧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