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区方案

(二)分区方案

结合上文的分析,可以拟定如下分区方案(见表3-6)。首先,根据其主要分异依据,我们将其划分为河汊盆地区和高原山地区2个大区。其中河谷盆地区主要为古城、古镇,商贸业发达,城镇功能相对完善。高原山地区主要为古村(寨),居民聚族而居,经济上自给自足,与外界交流较少。其次,根据流域这一主导因素,我们将其分为酉水、武水、辰水、溆水、巫水、舞水、渠水、清水江8大亚区。高原山地区根据少数民族文化类型可以分为南侗古村寨、北侗古村寨、苗族古村寨、土家族古村寨、瑶族古村寨5大亚区。

表3-6 研究区内传统聚落分区方案

续表

资料来源:课题组实地调查结果统计所得

【注释】

[1]高小和.关于中国西部村落生态智慧的理性阐释[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9,28(5):1-5.

[2]朱晓明.试论古村落的评价标准[J].古建园林技术,2001(4):53-55.

[3]刘沛林.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23-25.

[4]方志远,冯淑华.江西古村落的空间分析及旅游开发比较[J].江西社会科学,2004(8):220-223.

[5]朱晓明.试论古村落的评价标准[J].古建园林技术,2001(4):53-55.

[6]张智启.古村落的认定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9:5-12.

[7]方磊,王文明.大湘西古村落分类与分区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13(1):1-4.

[8]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R].2011.

[9]国家民委网http://www.seac.gov.cn/

[10]何海兵.大湘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空间特征分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23(10):119-122.

[11]常春光,贾兆楠.县域经济评价理论创新与体系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13):94-97.

[12]向东进,谢名义.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统计与决策,2010(4):65-67.

[13]中国古村落网.学术研讨[EB/OL].http://www.gucunluo.net/

[14]罗哲文.怀化印象:中国第一的古城古镇古村群落[EB/OL].(2008-10-23).新浪旅游网.http://travel.sina.com.cn/china/2008-10-23/113531713.shtml.

[15]沈瓒.五溪蛮图志[M].伍新福,校.长沙:岳麓书社,2012:211-156.

[16]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地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M].1955:18-22.

[17]夏长阳.走进五溪大湘西[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30-35.

[18]柴焕波.湘西古文化钩沉[M].长沙:岳麓书社,2007:135-137.

[19]柳肃.湘西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0-18.

[20]刘南威.自然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278-284.

[21]刘南威.自然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27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