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多样化分析

(二)土地利用多样化分析

土地利用类型的多样性是反映土地利用类型总体结构的重要指标,主要反映区域内各种土地的齐全程度或多样化状况。利用吉布斯-马丁(Gibbs-Mirtin)多样化指数公式,其计算公式为:

式(3-3)中,G为多样化指数,n为土地利用分类数,fi为第i类土地利用类型面积。i=l,说明一个地区只有一种土地利用类型,此时G=0,多样化指数最小;如果某一个地区土地利用类型越多样,则n越大,G越接近1;当n→∞时,多样化指数G→1,达到最大值。利用表6-1、表6-2中数据与式3-1可以计算得到多样化指数分布情况(见表3-3)。

表3-3 坪坦河流域土地利用多样化指数

从计算结果来看,流域内无论从乡镇尺度,还是村域尺度,多样化指数值始终在0.29~0.43间变化,说明土地利用多样化程度相对较低。按系统自组织理论的观点,系统要保持一个稳定的结构,系统要远离平衡状态。多样化指数计算结果表明,坪坦河流域土地利用系统远离平衡状态,趋于一个稳定的结构。这个结构意味着想短时间改变土地利用方式,需要系统外部强大的负熵输入,而这个负熵输入就是生计模式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