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文化领域
中国的生态智慧发展较早,以儒释道为中心的中华文明,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系统的生态伦理思想。实际上,生态文明指向的是一种生态哲学思想,就是生态智慧[2]。李子蓉等认为生态智慧是指在复杂多变的生态关系中健康生存和发展下去的主体素质,其具有生存实践的价值[3]。在依赖现代科技的同时,人们需要更多地去思考如何传承与借鉴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实现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融。刘华斌等认为水生态智慧就是人类在与水相处、运用水的过程中蕴含的人类的创造力、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和智慧[4]。从上述生态智慧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一些学者虽然涉及了生态智慧的内容,将生态智慧置于日常生产生活中进行历史关照,挖掘其历史价值,服务于当代价值,但缺乏对生态智慧的整体性梳理,对生态智慧历史价值的关照不够。因此,在传统文化领域,“生态智慧”一词更多地被视作认识论、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