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根据流域人口和社会经济指标、工程供水能力和各种定额指标计算其供水量和需水量,其中农村生活用水(包括牲畜饮水)需水定额统一按每人每天35升,大牲畜每头每天40升,小牲畜每只每天12升计。
1.需水量
全流域总需水量0.73亿米3,其中农业需水量0.29亿米3,占总需水量的39.7%;设施农业需水量0.03亿米3,占总需水量的4.1%;城镇生活需水量(包括村寨旅游业)0.12亿米3,占总需水量的16.4%;农村生活需水量(包括牲畜用水)0.08亿米3,占总需水量的11%;生态环境需水量0.21亿米3,占总需水量的28.8%。
2.可供水量
可供水量采用不同频率组合法估算,经估算,坪坦河流域50%、75%、95%三种保证率的可供水量分别为0.61亿米3、0.57亿米3和0.54亿米3,其中地表水可供水量分别为0.59亿米3、0.54亿米3和0.50亿米3,分别占流域相应保证率可供水量的96.7%、94.7%和92.6%。
3.供需平衡
供需平衡后,坪坦河流域三种不同保证率50%、75%和95%的缺水量分别为0.12亿米3、0.16亿米3和0.19亿米3,缺水率(缺水量与需水量之比)分别为16.4%、21.9%和26%。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坪坦河流域三种不同保证率50%、75%和95%的缺水率分别达到16.4%、21.9%和26%,因此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必须调整农业内部结构,提高用水效率。水资源作为一种最重要的资源类型,其特点是在一定利用限度和时空范围内可以更新,利用过程中水质会发生变化。水资源供给能力制约着区域的农业发展,维系着农业生态系统及链式安全生产,对作物生产起着决定性作用。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是区域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已成为水文和水资源领域的研究重点。当前该流域对水资源利用意识还不高,因此,需要从水资源开发和保护出发,建议设置水文站和水资源管理机构,对坪坦河流域水资源利用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制订中远期用水规划,建立合理的水质监控机制,彻底打破和遏制管理失控的用水现象,实现社会对水资源合理、高效的开发利用,形成节水和保护水资源的良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