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和谐文化景观

(三)组建和谐文化景观

稻田文化景观、林粮间作文化景观、村寨建筑景观构成传统侗族社区三大主要文化景观。三大景观对于维系侗族侗民共同心理素质、产生地方认同、形成地方感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人们习惯于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产生了与景观和谐的理念。然而,景观一经破坏,人们产生巨大的落差心理,对整个社区将会产生冲击,地方感消失,人们将无所适从,找不到归宿,从而迷茫失望。林粮间作模式对侗族社会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自然资源适应的角度来说,该模式是侗族群体在对其他文化群体——汉族的适应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这种模式(主要是模式对于林业发展的意义)给侗族人提供了基本的生存生活资料,使侗族群体在现在的居住区的延续得到保障,同时也使侗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得以实现。

“林粮间作”在许多山林地区都存在,主要是人多地少,要解决粮食的基本需求问题。侗族社区的林粮间作与其他地区尤其是汉族地区的林粮间作有明显不同。这种独特性是侗族群体多年来经过认知与积累,创造出来的适应当时自然资源条件的一种方式。这种独特性主要体现在杉苗移植技术、农作物种植技术、林间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方面。这种独特的文化价值的直接作用就是使侗族人与环境保持和谐的人地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