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聚落的生计智慧

第六章 传统聚落的生计智慧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的报告中将“生计”和“可持续生计”定义为“生计是拥有足够的粮食和现金储备以满足基本需求”,可持续性生计是指“家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长期维持或提高资源生产力的活动组合,如通过就业获得适当的报酬”[1]。“生计”这一概念在不同的研究视角下也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外延。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周大鸣认为生计是人们维持生活的计谋或办法[2]。罗康隆提出生计是在周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综合复杂互动作用下形成的,一个民族的生计方式并不是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被动应付,而是该民族针对特定的生存环境,经由文化的创造和作用的结果[3]。此外,生计还受到科学技术进步的影响。也可以说,生计是环境和技术综合作用下的产物[4]。正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多样化才形成了不同的生计活动。传统聚落的生计模式和生计智慧是生态智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聚落居民生物适应最直观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