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触目惊心的斗争

一场触目惊心的斗争

“吹牛撒谎是道义上的灭亡,它势必引向政治上的灭亡。”这话针对的是那些在政治上投机取巧,希图在一夜之间就暴发的政客们。

在我国造船史上,这场触目惊心的斗争,与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进程相关,也与后来指引中国船舶工业走出困境、走向世界的邓小平同志相关,确实不能掠过不提。

这就是震惊全国的“风庆”轮事件。

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由此展开。

1974年,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万吨货轮“风庆”号,第一次往返于上海与欧洲之间,总航程有3万余海里,于当年国庆前夕抵达上海吴淞口。这本是一件值得中国人高兴的事,而“四人帮”却借题发挥,演出一场闹剧来。

当时,由于我国造船工业落后,一时满足不了中国远洋运输的需要,向国外买船、租船是必不可少的。一段时间里,甚至不得不主要依靠租船来进行远洋运输。邓小平同志第二次复出后,根据自力更生原则,抓紧整顿和发展自己的造船工业。1974年年初,“风庆”轮组装完毕,开始出海试航。

在“风庆”轮试航验收过程中,用船部门对船提出了一些问题,这本属正常的工作程序和工作原则。可“四人帮”在上海的亲信却小题大做借机发难,无限上纲横加罪名,说上海远洋运输公司“崇洋媚外”,除了大造新闻舆论外,还开大会进行批判,矛头直指交通部领导,并宣称“背后还有中央的人”。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真实的意图,就是想借机搞掉周恩来和邓小平,以抢夺四届人大的组阁权。

“风庆”轮试航之后,船员们在张春桥等人指使下,遍刷大标语,遍贴大字报,提出“我们要革命,‘风庆’要远航”。上海远洋运输公司迫于无奈,只得特派“望亭”轮伴航保驾,让“风庆”轮远航。但轮船一路上问题不断,活塞开裂、油管裂纹、增压器漏水,主机停机,险情不断,差点在风浪中倾覆。经无数次抢修,轮船磕磕绊绊驶过好望角后,江青指示,报上登载的消息不引人注目,要在轮船返航时大写特写,登在各大报的头版头条。张春桥也说,要好好地宣传,这是个路线问题,不要光发消息,并下令在“风庆”轮返航时组织盛大的欢迎仪式。

9月30日,“风庆”轮返航,那盛大的欢迎场面和报刊上连篇累牍的宣传狂潮,令国外的人大惑不解:一条万把吨的船在大海上跑了一趟,如何引起他们那么大的狂喜呢?中国人的祖先,在好几百年前就已经驾驶大船遍航了西洋30多个国家和地区呀!

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宣传报道和评论,把以往进口轮船说成是“卖国主义路线”,说什么“翻一翻中国造船工业发展史,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近代中国尊孔派头子都直接插手造船工业”。还说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蒋介石以及刘少奇、林彪“奉行的都是 ‘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的洋奴哲学,推行一条卖国主义路线!”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10月13日,《国内动态》刊登了一份“关于 ‘风庆’轮问题”的报道。次日,江青就作批语并致信政治局。她煞有介事地质问:“看了报道,引起我满腔的无产阶级义愤!试问,交通部是不是毛主席、党中央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部?国务院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机关,但是交通部却有少数人崇洋媚外,买办资产阶级思想的人专了我们的政。”

张春桥见此批文心领神会,他遥相呼应道:“在造船工业上的两条路线斗争已经进行多年了。发生在 ‘风庆’轮上的事是这个斗争的继续。”他要求国务院就此问题在经济部门进行教育。王洪文、姚文元当然也不甘寂寞,也连忙加油添火。

当时,周恩来因病住院,经毛主席提议,由邓小平主持国务院工作。“四人帮”对此十分不满,遂借“风庆”轮问题向他发难。10月17日晚,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江青等有预谋地提出来“风庆”轮事件和“崇洋媚外”问题,对邓小平搞突然袭击,逼邓小平表态。邓小平说:“我已经圈阅了,对这个问题还要调查一下呢!”江青进一步逼问道:“你对批判 ‘洋奴哲学’是什么态度,是赞成还是反对?”邓小平见江青等人咄咄逼人的架势,立即正色反驳道:“这样政治局还能合作?强加于人,一定要写出赞成你的意见吗?!”张春桥见状,立即阴狠地说道:“早知道你要跳出来,果然跳出来了!”

邓小平闻言十分愤慨,他针锋相对地将江青和张春桥等人当面顶了回去:“才1万吨的船,就到处吹!1万吨有什么可吹的?1920年我到法国去的时候,坐的轮船就有5万吨!”说完,邓小平愤然离去,会议不欢而散。

当晚,江青、张春桥、王洪文和姚文元在钓鱼台密谋,决定让王洪文到毛泽东那里告状。次日,王洪文飞往长沙,向正在那里疗养的毛泽东报告。王向毛报告说:“北京现在大有庐山会议的味道。”又说:“政治局会议上,为了这件事,江青同邓小平发生了争吵,吵得很厉害。”看来邓还是搞过去“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那一套。王在谈到邓小平的问题时,还趁机在毛主席面前诬陷周恩来、叶剑英等中央领导人,吹捧江青、张春桥和姚文元。但毛泽东并未轻信王洪文的一面之词,反而告诉他要多找周恩来、叶剑英谈,不要跟江青搞在一起。

江青在让王洪文告状的同时,又托在毛泽东身边当记录和翻译的王海容、唐闻生,就政治局会议上关于“风庆”轮的争论向毛泽东报告,以达到诬陷周恩来、邓小平的目的。可王海容和唐闻生先到医院向周恩来报告了江青与她们谈话的内容。周恩来说:“我已知道政治局会议的问题,事情并不是像江青他们所说的那样,是他们四人事先计划好要整邓小平同志。他们已经多次整邓小平同志,小平同志忍了很久。”

10月20日,唐闻生在长沙把周总理的谈话情况向毛泽东作了报告。毛泽东很生气地说:“‘风庆’轮的问题本是一件小事,而且先念同志已在解决,但江青还这么闹!”

毛泽东指示王海容和唐闻生,回北京转告周恩来和王洪文:总理还是总理,四届人大的筹备工作和人事安排要总理和王洪文一起管。建议邓小平任党的副主席、第一副总理、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

“四人帮”受挫后并不死心,仍然继续在“风庆”轮上大做文章大造舆论,用以影射攻击周恩来和邓小平。

11月上旬,周恩来在医院里约中央政治局成员分三批开会,解决了“风庆”轮问题。“四人帮”借“风庆”轮事件整周恩来、邓小平的阴谋这才未能得逞。

1976年1月周恩来逝世,“四人帮”未能抢得总理的位置,十分恼怒。3月,江青擅自召集12省、自治区会议,仍大谈“风庆”轮问题。攻击中央领导同志是“洋奴、买办、汉奸”,后又布置拍摄以“风庆”轮为题材的电影,说要敢于触及中央各部委背后的人。“风庆”轮就写中央的两条路线斗争,要写高级走资派,但还未等这个电影出笼,“四人帮”便寿终正寝,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了。

“风庆”轮事件虽然收场了,但它造成的影响太恶劣了,以致在若干年后,中国造船业、航运界的领导和职工在打进国际市场,与外国商人打交道时,还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卖国主义”“崇洋媚外”“洋奴汉奸”“里通外国”的幽灵,还在人们头上徘徊和缠绕了好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