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人折服洋专家
朔风,巨浪。
这又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天低,云黯。大连造船厂厂长于世春刚开完会,就心急火燎地往船厂码头奔去。
路上,他抬起手腕看了看表,脸上又掠过一丝焦虑的神色。工厂为比利时建造的7000吨滚装船,按合同规定,离签字交船只有48小时了!可船上的无线电设备至今还没调试——48小时后,如何交得了船呢!
这套无线电设备的调试,原本该由挪威服务商负责,可对方借口中国社会秩序不稳定,拒不来船厂履行合同;同日本服务商联系,可对方一张口就要先付14万美元,否则免谈。设备不调试好,这船就不能按时交工,等待工厂的将是巨额罚款!这,能叫他这当厂长的心里不着急嘛!
走上大船舷梯,于世春停了下来,他突然想起一个人,想起了电装车间的一个工人。
“小崔,你不要犹豫了,再也没有时间了!你就先来调试吧,干坏了是我的,干好了是你的!”
于厂长叫的这个“小崔”,叫崔殿镇,是电装车间调试组组长,对他的技术水平,于厂长心里还是有数的。
“我,行吗?……”其实,船上的设备不能调试交工,崔殿镇也是心急如焚,他也曾动过自己调试的念头,可一想到从国外买来的宽带放大器功率管,自己还从来没有接触过,如果一旦出现意外问题,按合同规定是要承担重大责任的。但而今火烧眉毛、情势危急,死马也要当作活马医,何况现在有了厂长的信任和支持,那就大胆地干吧!
“一定要胆大心细!”崔殿镇满头大汗地赶来了,于厂长见到他,只嘱咐他这样一句话,“大胆干,不要有顾虑!”
崔殿镇咬咬牙,坚定地点了点头。
舱外北风呼啸,不时又飘起雪花来。崔殿镇早已忘记了这是1989年年末,新年已经悄然来临。一到现场,他就全身心地投入到消化图纸和说明书中,全然忘记了船舱外的一切。

作者在大连造船厂采访电装工人崔殿镇
崔殿镇,他原本只有初中文化学历。1968年,年仅18岁的他进厂分配到电装车间干无线电工,这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刚开始,文化程度不高的他,面对密如蛛网一样的图纸,一筹莫展如读天书。曾有一段时间,他真想干点简单的体力活,而不愿干这绞尽脑汁的精细活。他父亲是大连起重机厂的一个老劳模,看见儿子好动不好静,就经常嘱咐他要好好学本事,而且一定要学到真本事。
崔殿镇是个天资聪颖的小伙子,只不过他们这代人很不幸:该长身体时遇到3年饥荒,该读书时又遇到“文化大革命”。父亲的教诲,给崔殿镇指明了一条人生正确的道路。于是,他在工作中虚心拜师学艺;星期天常常跑到书店去,掏出自己省吃俭用的钱,买来电气方面的技术书,一有空就像蚕啃桑叶那样去啃书本。啃来啃去,他竟对无线电这行入了迷。
理论总要扎根于实践的土壤才能开花结果。崔殿镇不但学理论入迷,干起活来也如痴如醉。在干“大庆48”号油轮时,他遇上了一个很大的技术难题,图纸一时没看懂,心里一急背上奇痒,由于注意力太集中,他竟然将手中的电烙铁顺手就往背上挠去,结果“吱”的一声烫坏了背上的皮肉。
由于对无线电产生了兴趣,进厂不久,他就花钱买零件装配电子管收音机。电子管的收音机装过了,他又装晶体管的。他装的收音机,能达到收音10个波段以上。当今世界,电子技术的发展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在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板块等发展阶段之后,而今已发展到微机操纵控制的集成板块阶段。现代的船舶要航行于茫茫的大海,所以它的电子技术产品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更新换代十分迅速的特点。
只有初中文化的崔殿镇,要想跟踪当代电子技术,谈何容易!他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别人逛大街、打麻将、看电视的时间用于钻研技术。
如今进口的船舶电气设备资料都是英文的,与外国服务商打交道不会英语也不行。为了学英语,崔殿镇家里床上、柜上、桌上全是英语书和录音磁带。20多年来,他看电视最多的节目就是英语讲座。
船厂领导看中了这位青年工人的钻劲和机灵劲,曾3次破例送他到日本学习国际先进的电子调试技术。1985年,工厂第一次送他到日本学习时,厂里一位领导既认真又调侃地对他说:“小崔,一定要好好学呀,船厂的未来就看你们的了。你如果没学好,回来就从飞机上跳下去算了。”和崔殿镇一起学习的都是海运学校的大学生,唯有他是一个初中生。可他不负重托,凭着他的刻苦和聪明,圆满学完全部课程。在培训班里,连日本专家对他也刮目相看,称他为“最优秀的学员”。
崔殿镇凭着这股锲而不舍的钻劲,他先后获得成人高中毕业证书、基础英语证书、中级英语口语证书、大连理工大学晶体管知识证书,大连舰船学院指挥仪、电子战系统、微机控制专业技术证书,以及日本无线电气、古野电气、东京机器三大株式会社的现代通讯、雷达及导航系统等专业调试技术和维修技术代理许可,从而达到按国际规范建造出口船舶的技术要求。
就这样,崔殿镇成了校门外没有文凭,但胜有文凭的大学生;成了大连市自学成才先进人物,成了领导一群大中专毕业生的一个头儿——其实,文凭只能代表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但它并非是打开实践和创造之门的万能钥匙!实践出真知,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如今,在火烧眉毛即将交船的关键时刻,崔殿镇冒着风险,披挂上阵了——可在他打开设备进行检查时,意外的情况发生了:发报机的心脏部件,装在恒温槽里的频率振荡器却因意外的原因损坏了!如果重新到国外订货,最快也要1周时间。于世春厂长抬起手腕看了看表,这时离交船只有半天时间了。表上的秒针滴滴答答在向前走着,所有在场的人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崔殿镇这时反倒显得十分冷静,他不慌不忙打开振荡器,在只有火柴盒大小的晶体恒温槽里,用那双灵巧的手把密如蛛网的上千个电子元件逐个测试。他的这种方法在国外还没有先例。因为国外厂家都是在恒温的试验台进行修理或整体更换部件。
崔殿镇能成功吗?比利时的船东流露出怀疑的神情,领导和所有的工友都把焦急的目光落到他的身上——好险!在崔殿镇合上仪器盖子时,人们紧张得屏住了呼吸。这时,离交船时间只有30分钟!
崔殿镇闭着眼睛敛了敛神,长长地吁了一口气。须臾,他按照说明书要求与广州台联网试验——啊,成功了!
“OK、OK!中国工人真是好样的!”比利时船东见此情形,竟高兴得一把把崔殿镇抱了起来,并立即端来两杯威士忌,要和他干杯,向他表示祝贺和感谢。可崔殿镇揉着红肿酸涩的眼睛说:“我现在需要的是,睡觉……”他回到家,一直睡到第二天下午。
这些年,凡是和崔殿镇打过交道的洋专家无不对他另眼相看。日本无线电气、古野电气、东濂机器三大株式会社给予了他卫星通信、卫星导航、雷达系统的调试和维修代理许可证。也就是说,他可全权代表这些公司在世界任何地方进行维修和调试。
当工厂为国外建造的3.5万吨船卫星通信逆变器出现故障时,外国服务商束手无策,并联系中国香港、日本的厂家也没能解决问题。当时轮船正在试航,这个问题不解决将影响交船和打乱工厂全年生产计划。崔殿镇主动请战,他透过灯光对照元件,将电路板画成一张密密麻麻的原理图,经过细心分析,他找出问题所在。外商通过传真经日本和中国香港的厂家确认,同意用国产元件代换。难题一下在他手中解决了,外商抓住他的手,感激不尽地说:“谢谢,崔先生,您帮了我们的大忙。以您的能力,完全可以进行先进技术代理服务。中国工人了不起,了不起!下一条船我们可以不派人来了。”
又一次,崔殿镇随同051驱逐舰去进行舰载飞机导航试验。这套设备是法国人提供并调试的。当法国调试工程师走后,飞机在落舰对接时,总是出现“轰轰”的噪声,同时飞机对接时也不平稳。有关方面的技术人员在一起研究分析了很长时间,但没有解决问题。崔殿镇原本不负责这个项目试验。他这个其貌不扬的工人在一旁看了看,忍不住说了一句:“你们这样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应该打开图纸来仔细对照分析才行。”
崔殿镇的话引起了海军论证部一位老教授的注意。这个老教授曾去法国学习过。他专门来到招待所,请崔殿镇和他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崔殿镇被这个老教授的精神感动,也知道这关系到飞机和舰船的安全问题。在招待所里,英文、法文的原理图,崔殿镇整整看了3天,最后他上舰去,拆开飞机导航设备,只是将里面的线头调换了一下,说:“这个法国人,接错了线……”
飞机再次起飞,落舰试验取得完全成功。老教授紧紧握住他的手,连声道谢,还破例请他坐舰载飞机在空中转了10圈。
崔殿镇以他的聪明才智折服了不少洋专家。他曾获大连市、辽宁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大优秀工人”等荣誉称号。他的事迹,广为传播。正如厂长于世春所说的:“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我们干的是现代化高新技术集中的船舶。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支与之相适应的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队伍,崔殿镇就是这种新型工人的代表,他是我们 ‘大船’的骄子!”
“作为一个中国工人,我只是尽到了一个普通中国工人的责任而已。”
好一个“责任而已”!进厂30年来,崔殿镇参与调试的舰船上百艘,其中调试的主要设备上千套,攻克技术难关上百次;特别是厂里开始干出口船以来,工厂按国际有关规定,请外国服务商每人每天支付的费用,已由400美元涨到800美元。通常1艘船要请外商服务7天,需支付2.8万美元,相当于人民币20多万元!1990年时,崔殿镇每月的工资只有100余元人民币,只相当于10多美元!由于他手持3张“大票”和作为德国蒂贝克公司的调试代理人,为工厂直接节省外汇15万美元以上,间接的效益就难以计算了。
崔殿镇,中国工人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