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皇家海军的骄傲
两艘外观崭新、形状气派的新型导弹护卫舰鸣响汽笛,舰艉掀起阵阵白色的浪花,从上海扬子江码头起航离港。
这两艘军舰有着非常简洁流畅的线型,舰上的装备也很有现代气派。它们一离开码头,就开始加速转弯,在江面上划出两道美丽的弧线,航行起来简直悄无声息。
这是两条新型护卫舰,是泰国皇家海军访问中国的军舰。
骄阳普照,江风轻拂,江面上泛着金色的波浪,军舰上的旗帜在江风中猎猎飘扬。转过河湾,前面就是上海沪东造船厂了。此时,舰上的全体官兵,在舰队司令卡炳迁将军的率领下,列队肃立在军舰的甲板上。
沪东造船厂的码头越来越近。从舰上望去,码头上巨型的塔吊在来回奔忙;船台上盛开着一簇簇耀眼的焊花;停靠在码头上装饰一新的两艘巨轮正整装待发;码头和船台上是一个个忙碌的身影。
“看,那是我们建造的护卫舰!”码头上有人看见了从江面驶来的泰国军舰。
“呜——呜——”江面上,两条军舰同时减慢了速度,蓦然拉响了向沪东造船厂致敬的汽笛。“敬礼!”卡炳迁将军一声口令响起,全体肃立在甲板上的官兵齐刷刷地举起了右手,面向沪东造船厂——敬礼!
泰国水兵们用自己的最高礼节,向沪东造船厂致敬!
这两艘外形优美、设备先进的导弹护卫舰,就诞生在这里。沪东造船厂,就是这两艘护卫舰的娘家!
泰国是中国的友好邻邦。我国从1988年就开始为泰国皇家海军建造军舰。几年间,我国共为他们建造了4艘1700吨级的“昭伯耶”级导弹护卫舰。这2艘护卫舰均由被称作“护卫舰摇篮”的上海沪东造船厂建造。到了20世纪90年代,上海中华造船厂为泰国建造的第二代新型护卫舰“纳来颂恩”号和“达信”号,更令泰国官兵引以为豪,把中国的造船厂视作自己战舰的娘家。
1989年年初,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代表团访问泰国时,泰国政府透露了希望在提高“昭伯耶”级护卫舰技术性能指标的基础上,订造新型护卫舰的意向。
获此信息后,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立即组织所属研究所和船舶系统工程部等,吸取国际上护卫舰的一切所长,大胆采用国际设备配套,设计新型护卫舰。
新型护卫舰的总设计师是701所所长、中国军船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高级工程师朱英富。在他们大胆构思和精心设计下,几个月后,1套蓝图送到了泰国,得到泰方的认可。在几经谈判之后,1989年9月6日,中泰两国在曼谷正式签订了建造两艘F25T型护卫舰的协议。国务委员邹家华出席了协议签字仪式。合同规定该舰总长为120.5米、宽13.7米,排水量为2800吨,采用国际上设备先进的船用和武器装备,从设计到交船共48个月。
这样吨位的舰船在我国海军中还没有。051舰比它大,053舰比它小。只能根据我们多年来设计水面舰艇的经验,同时借鉴国外如狼级、西北风级等护卫舰的设计实践,按照泰国海军的特定要求来设计。设计者们十分重视护卫舰的作战能力,以及外形的美观、线型的优化、布局的紧凑合理,充分利用空间,尽力改善居住条件,使舰员有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减少震动,降低噪音,提高隐蔽性,同时充分发挥舰上各种设备功能,尽力满足了泰国海军的要求。
初步设计完成后,泰国海军委托某海军大国对设计进行审查,得出的结论是:“确认本舰的主尺度、重量和总体性能是个匀称的设计,近于欧洲海军的设计标准和设计实践。”
在设计时,由于西方一些提供设备和武器装备的国家不直接与我们接触,不提供所需的设备装船资料,这更给设计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为了尽快将图纸交付船厂,设计人员夜以继日工作,保证了工作进度。
“纳来颂恩”号和“达信”号由上海中华造船厂建造。1991年6月开工。由于这是全新的舰种,加上技术复杂,质量要求高,这对中华造船厂来说,是一场硬仗。“纳来颂恩”号的排水量只有2800吨,而机舱里的柴-燃交替使用的动力装置,却比大它上千吨的驱逐舰动力还大,而舰上的其他设备也一样不少。加之辅机、管路、电子设备、武备都是现代化的要求,极其复杂。为了保证机舱布局合理、准确,中华造船厂在实验室搞了一个1∶1的模型,进行精确的陆上安装。
由于国外设备安装资料奇缺,更给建造施工带来巨大的困难。为了争时间抢速度,船厂只好一边安装,一边等待设备;未到的设备,采取预留位置的做法,这的确有点违背常规。
在施工最紧张的阶段,工厂全体总动员,不少领导和工人连续几十天没有回家,有的甚至把铺盖卷搬到了船舱里来。在施工中,工厂还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们进行大量的技术攻关,首舰下水前,仅技术攻关项目就达50多项。
该船除采用新型的联合动力装置外,还采用了双桨、双舵,使其在任何装载情况下,任何相邻三舱对称或不对称进水时,都能保持漂浮,且初稳心高度为正值。该舰装有两对非收入式横摇减摇鳍,一对骴龙骨,以保证舰上武器装备在5级海况时能有效使用;舰上直升飞机的海上补给系统在4级海况下仍能作业——该舰的设计可谓用心良苦,建造的难度可想而知。
首舰“纳来颂恩”号于1994年7月23日开始试航。两个多月中,出航20余次,完成了总体试验。9月28日,试航归来时,工厂抓紧施工收尾项目工作,确保了11月25日交船。
交船那天,全厂的干部工人站在码头上,看着自己亲手建造的军舰即将远去异国他乡,感到难分难舍。来接船的泰国官兵们,把中国造船工人们的手握了又握,拥抱了又拥抱,当舰渐渐离岸远去时,泰国军人向全体送行的人们肃然敬礼;送行的人们挥着手,有的人还流下眼泪来。
首舰“纳来颂恩”号的模型曾在德国汉堡水池做过试验,结论是:“你们这条船的线型是近年来汉堡水池做过的最好线型之一。”美国海军司令部评价这艘护卫舰“主尺度、重量和总体性能是一个匀称的设计”。泰国总理炳·廷素拉暖则说:“这是泰国海军中最好的舰艇!”
中国为泰国建造的两代导弹护卫舰以及后来沪东造船厂又为其建造的2.2万吨的油水补给舰,壮大了泰国海军的实力,它们被频频派往周边国家进行友好访问,并远航到了欧洲。这次,当它们来到中国进行访问时,沪东造船厂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们立即组成检查维修组,上舰看望自己的“孩子”,为两艘舰无偿进行检查维修,该舰官兵十分感动。舰队司令一个个同中国技术人员和工人们握手拥抱,对他们周到的服务表示感谢。
为对中国造船厂给他们建造了如此高质量高水平的战舰表示感谢,在战舰经过船厂和离开中国时,全体官兵以他们特殊的方式向中国造船人致敬!
军舰带着对中国美好的记忆渐渐远去。它们艉部留下的白色浪带,像一条连接着中国和泰国友谊的飘带,在洋面上飒飒飞舞。远处,一轮耀眼的红日冉冉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