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 声
一位研究古汉字的学者曾庄重地给我阐释过关于“海”字的含义。
“海”字左边是“水”,右上方“人”,右下方是“母”——我们民族的祖先,要他的子孙们永远记住:大海——是人类的母亲,更是中华民族的母亲!
一位老人,邓小平,走完了他不朽的人生旅程,按照他的遗愿,也将回到大海——母亲的怀抱。
公元1997年3月2日。
这是一个令整个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肃然起敬和心灵震颤的日子。
这一天,航行在长江、珠江、松花江和黄海、东海、南海,以及莱茵河、泰晤士河、苏伊士河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上飘扬着五星红旗的船只,都同时拉响了哀伤的汽笛,连太平洋彼岸的联合国大厦也为他降下半旗!
一架涂着五星红旗标志的飞机,从北京机场起飞,飞向祖国领海的上空。随即,五彩缤纷的花瓣,伴随着他的骨灰,从空中撒下大海——他将与大海同在,在大海中永生。
他一生迷恋大海,他一生热爱大海,他一生都关注着大海。在他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他时时站在高山之巅,君临大海之畔,即使在北京城里的中南海,他也时时打开窗户,把深邃睿智的目光,投向大海——
中华民族的子孙,没有理由不耕耘好祖先留下的这片珍贵的蓝色疆土,没有理由不守护好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这片海洋;有着13亿人民的中国,在世界浩瀚的海洋中,绝对应该占有一席之地;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重铸祖先们的辉煌,成就一个海洋大国和强国!
这是这位老人全部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半个多世纪以来,用心血和生命书写的邓小平理论的一个灿烂的篇章!
海天相接,碧波相连。
连天的波浪,将把这位老人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他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正气象万千,蒸蒸日上——如同中国人亲手建造的远洋巨轮,正意气风发地航行在世界的海洋上。
奔腾的浪花,将把这位老人的骨灰送往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无论在这个世界的哪一个航区,哪一个港口,都有中国人建造的舰船向他致以崇高的敬意!
他伟大的灵魂,应当笑慰。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他开创的事业却是永恒的,他伟大的思想却是不朽的。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一个伟大而不朽的名字,震颤着海空。
邓——小——平!
飞机掠过蓝天和大海,渐渐消失在海天之中;矫健的海燕,正簇拥着改革开放的中国这艘航船,劈波斩浪、风驰电掣般地驶向世界,驶向未来——
30多万中国造船人,以自己的忠贞和赤诚,义无反顾、前赴后继,以非常的表现,回答了这位永生于大海的伟人。
2017年9月9日
于重庆江津四面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