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基赞许“兰德马克”

img基赞许“兰德马克”

朱镕基总理在任上海市长时,曾在中国船舶总公司副总经理王荣生陪同下,饶有兴趣地参观过船舶总公司下属一个单位研制的深潜仪等产品,也曾到过沪东造船厂视察工作。

这位在经济领域中颇有造诣的市长,这一天来到沪东造船厂。当他一进工厂的计算机室,就止步不前了。计算机室中央,一台正在工作的计算机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

“这是我们刚引进的HBM‘4381’计算机。”工厂领导向他介绍道。

“哦,不简单!”朱镕基全神贯注地看着这台计算机精彩的表演,久久不肯离去。清晰的彩色屏幕上,计算机的各种功能表演,简直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良久,他赞叹道:“你们引进的这台计算机,完全具备当今世界先进水平!”

听着市长的赞许,工厂领导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说实话,工厂引进计算机系统,完全是被残酷的国际市场竞争逼出来的呀!

原来,沪东造船厂刚进入国际市场的第二年,他们承接的一艘外国船,万事俱备,只等开工了。可即将开工时,船东突然改变了主意,要改船上的油舱!谈判进行到最后一天——嗐,船东代表突然又提出要把水舱从船艉移到船艏!这一移,整个设计都得改动。以当时沪东造船厂的设计能力,再搞出一份方案说明至少需要两个月!

“这些外国船东太难伺候了!他们显然是故意刁难,不想做这生意了——算了,请他们另找高明吧!”工厂有的领导冒火了,想断然拒绝船东的要求;但更多的领导却是着急了,眼看煮熟的鸭子已经端上桌,却要飞了!

这如何是好?工厂领导商量来商量去,一筹莫展,无计可施。

可这时,一直参加这条船合作设计的日本“三井”公司的代表却不慌不忙地找到了工厂领导:“你们完全可以答应船东提出的要求,这些要求在国际造船谈判中经常都会出现的,也是合理的——这样吧,这事交给我来办吧!”

当天下午3点钟,这位“三井”公司的代表将船东的要求电传到了东京,告诉总部连夜用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简直太神了!当天夜里,“三井”公司总部就搞了一份长达348页的说明书,又连夜传到了沪东造船厂谈判处。早上9点,说明书就奇迹般地放在了谈判桌的船东位置上。

“哎呀,计算机的威力简直太大了!”工厂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目睹眼前的情形,受到了莫大的震撼,“我们如果不尽快把计算机搞上去,不尽快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不要说跟外国人竞争,往后就连找饭吃也成问题了!”

工人们也感到震惊了:“过去,我们认为计算机不过是往纸上打些小洞洞,可有可无,现在才知道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什么叫工作效率、劳动效率,现在我们才明白!”

这时候,中国打开大门才使大家开了眼界。柴树藩、王荣生他们从日本船厂考察回来,才知道我们的工作效率与国外的差距:日本的造船周期一般只有2—4个月。以3.6万吨的散装货船为例,日本的建造周期记录是2个月。今治公司的丸龟船厂,他们的船台周期只有20余天,舾装只有14天,船舶建造周期大约只要35天;而我们的沪东造船厂是全国造船效率最高的厂家之一,最快的周期记录是148天。钢材的利用率,日本是95%,而我们最好的工厂只有85%。能源消耗,我们竟比日本相差10多倍。我们一个万把人的工厂,还不如人家千把人的工厂效率高——这样一比,你不服气也只能服气了。

不惜一切代价,首先就要引进计算机!

计算机的引进,对工厂来说,又是一次脱胎换骨的过程;对工程技术人员来说,犹如大浪淘沙一样,谁不熟练地掌握计算机,谁就将面临淘汰的命运!

就这样,中国船舶工业系统以上海、大连为代表的工厂,率先在全国掀起了一阵“计算机旋风”!正是由于建造出口船舶,促进了中国工业战线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计算机的高速运转,又促进了出口船舶的建造。当然,对于像计算机这样的高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对中国人来说,肯定有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个涅槃重生的痛苦过程。

长痛不如短痛。可以自豪地说,中国船舶行业在国内是率先将计算机应用于工程技术领域的,他们最早经历了这个阵痛,成功地为我国蹚出了一条计算机的引进、应用之路。

难怪朱镕基在这台具有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计算机前流连忘返,久久不愿离去——因为他们是具有工业文明和信息时代的素养,崇尚科学,目光远大,始终将目光投向世界高科技领域,坚定不渝地追踪当今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的一代领导人。

“一个城市,要有她的 ‘兰德马克 (land mark)’标志,将来黄浦江大桥就是上海的 ‘兰德马克’;而电子计算机是你们船厂的 ‘兰德马克’!”临走时,朱镕基市长十分感慨地对在场的工厂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讲道。

是的,如今计算机不但成为沪东造船厂的“兰德马克”,而且成了整个中国造船行业的“兰德马克”。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这个行业内,已经有了上千台各种各样的计算机在运转,广泛应用于船舶主机、辅机的设计,广泛应用于生产工艺、制造、管理,并形成了一支2000余人的软件开发队伍。他们不但引进、消化和吸收了计算机这项先进技术,并以令人吃惊的速度实现了创新。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短短三四年后,我们的船舶技术软件反过来向国外出口,外国人反而从我国引进!

所以,难怪国外有舆论惊呼道:“中国人一旦掌握了某种技术,他们一定会非常高明地玩出令你惊奇的花样来!如果有人要怀疑他们这种能力的话,那他根本就不了解中国和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