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峰浪谷间的残酷较量
由于篇幅,恕作者略去那大同小异、枯燥累赘的船舶建造过程。此时,我想读者诸君恐怕最关心的就是——交船。
一声嘹亮的笛声响起,“兰希得·克纳森”号缓缓地离开大连香炉礁码头,开始了它试航的旅程。
这艘长256米、宽46米、型深22.2米的巨轮,是1987年前大连造船厂、也是我国建造的最大出口船。它挺拔的身躯、巍然的雄姿,让人一看就顿生豪迈之气——好了,让我们记住:交船时间是1987年1月20日晚24时0分!现在离交船的时间,还有17小时48分32秒!
“兰希得·克纳森”起锚之后,它巨大的船艏划开海面,加速向外海驶去。它的身后,卷起万顷波浪;它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茫茫的海平线上。
“报告,主机工作正常!”
“报告,发电站工作正常!”
“报告,全船管系均无泄漏!”
“报告,操纵系统所有仪器仪表工作正常!”
……
全船300多名工厂领导、试航技术人员和工人们,已经几天几夜没有睡觉了,几百双布满血丝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1200多个报警点,一丝不苟地监测着船上众多的监测部位——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试航人员的心脏随着时针的跳动,全都紧缩起来。他们知道,在这紧张而珍贵的时间里,只要船上哪一个系统出了问题,哪一个报警点开始报警,如果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尽快抢修好,经验船师认可,那还好说;但故障如果一旦抢修排除不好,那后果就不言自明了。参加试航的工厂领导、技术人员和工人们,每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毕竟,我们是第一次建造这种新型的大型油船,而且面临的是苛刻的验船师和有心弃船的挪威船东啊!
稍稍出点故障,船东从鸡蛋里如果挑出骨头,那交船就将成为泡影,全厂干部工人这几百天的心血和汗水就将付诸东流!更严重的是,说不定大连造船厂从此将被打趴在地,怎么才能翻过身来,继续生存和发展?!
挪威方面的船东代表和验船师们,每张脸都绷得像淬过火的钢板,没有一丝笑容。他们有的蹲在报警点,有的盯着仪器仪表,眼睛死死地大睁着,生怕放过任何蛛丝马迹;还有的来回走动着,观察着船上每一个异常的现象,倾听着船上的每一丝异常的声音。
这情形,让人想起一场残酷的战役即将打响的前夜,所有人趴在战壕里,正等待指挥员一声命令,就要跃出战壕向敌人发起冲锋时的情景,让人紧张得透不过气来。
大连造船厂的技术人员和工人队伍,不愧是一支经过长年摔打、功夫过硬的队伍,尽管他们是第一次建造这样巨型的油船,尽管验船师们拿着放大镜想挑出船上的毛病——可竟然,油船经过近10个小时的航行,他们竟从这条船上找不到任何一点瑕疵!
好了,到了晚上6点,整个试验结束,验船师通过了。工人们兴高采烈地收拾起工具、仪器,准备下船了——可是,心有不甘的挪威克纳森航运公司的船东岩斯·乌特威特·莫又节外生枝,他竟然说:“验船师看过了,我没有看,我不认可!必须再做一次试验!”
这简直是故意刁难!做试验的时候你不看,试验做完了你又不认可,还要再看,你是拿咱中国人当猴耍呀!工人们当即愤怒起来:“我们连庆功碰杯的酒都端上来了,你又来这样一手,咱爷们不伺候你了!”
王有为和李少丹在这紧急的情况下,他们明知这是刁蛮的船东故意挑刺,但他们却异常冷静。他们简单交换了一下意见后,王有为当即果断地把手一挥:“全体都有,听我的命令,马上重新试验!”
在这紧急的时刻,王有为和李少丹分析了面临的3种可能:一是从现在开始,马上再重复试验,如果一切顺利,虽然还需要2个半小时,但交船时间可以保证,这是最理想的;二是假如试验过程中出现小故障,若抢修顺利,而时间上超过晚上12点,那就得豁出来到国际法庭打官司;三是假如试验过程中出了大故障,难以修复,只好认输了。
夜,海空中无月无星,海面上一团漆黑。寒风冷浪,雪花纷扬。工人们早已饥肠辘辘,身体疲乏至极,眼睛酸涩肿胀——主机重新启动,辅机发电站重新工作——起锚,试验重新开始!
船东像个索命的阎王,像要把所有的人打入十八层地狱。他和所有的验船师又各就各位,硬是想从这条船上挑出毛病来!
是啊,全船1200多个报警点,就像1200多枚炸弹,谁知道哪枚不争气的炸弹会在试验中爆响!这个时候,技术人员和工人们才真正领会到“竞争”二字的含义,才真正理解“市场竞争”的残酷无情,也才真正明白了“时间就是金钱,质量就是生命”的深刻内涵。
整条船上,除了机器的声响,没有一点人声。倘若排除了机器声,那剩下的就只有几百颗心脏扑扑跳动的声音。
上天像是专门要折磨人似的,船刚离岸,竟然又狂风大作起来!别无选择,油轮只得冒着8级大风,在风浪中顽强地航行。
船东岩斯·乌特威特·莫双手抱在胸前,两只手的大拇指不停地绕着圈儿。他那细眯的眼睛,来回睃视着形形色色的仪器仪表,脸上的表情麻木得令人发怵。
验船师们听从老板的吩咐,又分别在全船各个关键部位,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分分秒秒的时间,在令人窒息的紧张氛围中过去。
“报告,主机工作正常!”
“报告,发电站工作正常!”
“报告,全船管系均无泄漏!”
“报告,操纵系统所有仪器仪表工作正常!”
……
夜,20点45分8秒,终于,试验结束!双方抬起手腕看了看手表,好啊,离24时0分差——3小时14分52秒!
全船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们都高兴得跳了起来!但在那一瞬间,也在许多张疲惫和憔悴的脸上,流下了不知是欣慰还是苦涩的泪水来——是啊,整整1年了!在这一年365天之中,他们已经忘记了白天和夜晚,忘记了天上的太阳和月亮,忘记了冬日的寒风和夏日的酷暑,忘记了家里的蜂窝煤和煤气罐,忘记了妻子的温存和儿女的笑靥……
现在,他们终于以自己的忠诚和勤奋、顽强和坚韧,向这一年来关注和支持他们的中央领导,向总公司党组,向厂里的党委,向支援他们的兄弟单位,向与他们同甘共苦的工厂领导,向自己的妻儿老小,交上一份完满的答卷了!
“谢谢,谢谢同志们!”王有为、李少丹和其他厂领导,一一与试航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们握手,向他们表示慰问,祝贺他们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碰杯!
工厂招待所食堂大厅里,溢满了欢声笑语;远处的职工家属区,传来阵阵鞭炮声。在食堂的一隅,厂长王有为与船东岩斯·乌特威特·莫同时举起了酒杯,双方都深沉地看了对方一眼,各自都从对方的目光中捕捉到了不可言状的东西,大家都心照不宣,剩下来的,请在交船证书上——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