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之行激起轩然大波

香港之行激起轩然大波

一杯杯紫红色的葡萄酒,映照着五彩缤纷的灯光,也映照着一张张灿烂的笑脸。

1980年4月28日,由香港环球航运集团、香港汇丰银行、日本兴业银行联合举办的大型招待会,在香港著名的文华酒店举行。香港金融界、航运界、工商界、外交界、新闻界等500余人出席了这次招待会。

在香港,由民间组织,有社会各界人士参加,这样规模的招待会并不多见。中国六机部部长柴树藩、副部长刘清及代表团成员出席了这次招待会。

按双方协议,4月25日,柴树藩率团赴香港参加国际联合船舶投资有限公司成立大会和第一次股东会、董事会。随行的人员还有中国租船公司总经理刘若明、副经理高竹峰等人。

在此之前,在北京签订的联合经营协定,已经双方股东或有关领导批准确认,正式生效。对于董事会与总经理人选,双方已作了口头和书面协商,取得了基本一致的意见。

4月10日,包玉刚致电柴树藩,电文称:“关于3月19日在京与贵部协商成立合营公司合作经营船舶业务,由本人作为乙方代表签订合同,其另外两家股东香港汇丰银行及日本兴业银行,我事前已与该两家银行负责人口头商妥,现已取得最后确认。关于董事会成员组成,再听听您的意见。特此函达,敬请台察为荷。”

同日,柴树藩以中国船舶工业公司董事长名义复电:“包玉刚先生:根据双方达成的谅解,新组建的国际联合船舶投资有限公司的中国一方一致选您——包玉刚先生任董事长;中国方面任副董事长,另一名副董事长由香港汇丰银行负责人担任。专此布达,并致敬礼!”

在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上,董事会推荐了包玉刚为董事长;刘清和香港汇丰银行的约翰为副董事长;柴树藩、沈弼、池浦森三郎为名誉顾问。公司办公地点定在百慕大汉米乐顿利得街;并建立了马利兰有限公司、依格拉斯有限公司和国联船舶代理公司三个分支机构。

同时,在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上,确定了公司的经营方针;推选了第一任总经理、副总经理和总工程师。

整个大会期间,始终洋溢着友好的气氛,宾主之间的合作是愉快的。这次,柴树藩率领的代表团,终于走出了封闭几十年的国门,率先建立了我国第一家与外资合营的公司。难怪1984年5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包玉刚时,高兴地对包玉刚和柴树藩说:“你们的合作是成功的!”他对双方的合作表示赞赏,并希望继续扩大合作。

晶莹剔透的酒杯中,斟满了合作成功后的喜悦,也斟满了友谊的欢声和笑语。港城的夜,也是十分美妙动人的。当繁忙的白天刚刚消逝,那一弯月牙才挂上东边的天幕时,整座城市就进入了霓虹灯的包围之中,那来往奔驰的各种车辆,那一阵阵节奏分明的爵士音乐声,让人不自觉地进入到亢奋的状态中……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贵宾们,朋友们: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今天招待会的东道主,对尊敬的柴树藩先生及其代表团其他尊贵的客人,对莅临今天招待会的各界朋友,表示诚挚的谢意和由衷的欢迎!”

音乐响起,包玉刚健步走上铺着红地毯、闪着五彩灯的讲台,声音洪亮地致祝酒词:“由于我们双方真诚合作的意愿和不懈的努力,在短短的时间里,我们就实现了进行合作经营的目标,国际联合船舶投资有限公司已经正式宣告成立!”

会场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这是中国和香港地区航运界的一件盛事,也是世界航运界和造船界的一件大事!香港作为世界第二大航运中心,不可能没有改革开放的中国介入!香港的各界朋友有责任有义务协助中国在发展国际航运和造船领域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而在这个过程中,香港各界其实也是最大的受益者!……”包玉刚在祝酒词中真诚地讲道,他参观过中国的造船厂,这些造船厂的造船水平颇高,加之中国人力资源丰富,只要能够吸收某些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适当进行设备和技术更新,中国造船业将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包玉刚的讲话不时博得阵阵掌声。

随后,柴树藩致答谢词。他在答谢词中,称赞包玉刚和他的团队真诚合作的意愿和良好的工作作风,由衷地表示了加强与香港方面联系和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的诚意;同时还介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和中国船舶工业的实力。

柴树藩说:“中国船舶工业公司将在香港、深圳设立办事机构,以加强同香港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联系,除了接受订货外,能更好地为各国朋友提供良好的服务。”他还说,“为了适应国际船舶市场的需要,我们除了要缩短造船周期外,特别要做好配套设备生产的更新换代,全面采用国际通行的配套办法,以满足用户的要求!”

柴树藩最后讲道:“中国内地和香港是近邻。我相信,中国内地造船业和香港航运业的合作,一定会有更加广阔的合作前景!”

柴树藩致的答谢词,也不断被热烈的掌声打断。他精明干练、朴实无华的风格,给香港各界朋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良好的祝愿,美好的祝福,诚挚的希望,光明的前景。整个酒店里充满了欢声笑语,酒店里装不下了,又漫溢出来,飘向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的大街上。

最后把招待会推向高潮的,则是包玉刚再次走上讲台,出其不意地宣布了一项惊人的决定!

“朋友们,3月21日香港机场的记者招待会上,我曾讲过,在 ‘国联公司’成立时,我将有一项重要的决定要向大家宣布!”包玉刚对着麦克风大声讲道,“在宣布这项决定前,我再重复这样几句话:对于像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近年来在经济建设方面采取的现代化措施已经令整个世界瞩目!中国物质资源雄厚,人力资源充沛,又有政府的坚强领导,坚定地执行着改革开放政策。我们坚信,中国的现代化目标一定能够达到,从而在世界经济列强中取得应有的地位!……”

在人们热切的目光下,在大家纷纭的揣测中,包玉刚提高了声音,大声地宣布道:

“为了表达我对祖国现代化事业的支持,对中国船舶工业公司的信任,我宣布:环球航运集团将在4月30日前,与中国船舶工业公司签订一份订船合同书!决定由中国船舶工业公司,为环球航运集团建造6条适航于湖泊的散装货轮!其中载重量2.7万吨的两条,3.6万吨的两条,6.2万吨的两条,总价值为1亿美元,暂定2年时间交货!”

包玉刚宣布的这项决定,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犹如一块巨石投进平静的池塘,一下就激起轩然大波!他的决定刚一宣布,会场上一时间竟陷入短暂的沉寂之中——继而,却爆出长时间热烈的掌声来!

招待会在友好的气氛和欢快的乐曲声中结束。

香港虽说是个弹丸之地,但它的新闻媒体却异常发达。连续多日,各大媒体对“国联”成立,以及柴树藩率领的代表团行踪,连篇累牍地进行了报道。“船王”包玉刚动用1亿美元,向中国订购6条巨型货轮的消息,更是震动了世界造船界和航运界!

5月1日,香港《大公报》在头版头条位置以《柴树藩从香港满载而归》为题,做了这样的报道:

柴树藩此次率代表团来到香港,可以说大获全胜,满载而归。他们除了参加“国联”成立大会和第一次股东会、董事会外,还同香港金融界、航运界、工商界乃至新闻界的人士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并取得了丰厚的回报。

有“世界船王”之称的包玉刚先生,公开宣布动用1亿美元向中国订购6条巨轮的消息固然令世人震惊,但世人尚不了解的还有:4月25日,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及上海船舶设计研究院与香港海洋技术顾问有限公司,签订了有关联合设计、科技研究和其他有关造船技术方面的合作协议。该两项协议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内地与香港在造船技术方面的合作。合作内容包括船舶设计、船用设备,共同设计和合作,为中国建造出口船奠定技术基础。香港海洋技术顾问有限公司由郑瑞祥博士创办,迄今已为世界各地设计各类船舶100余艘。

柴树藩等人在港几日,日程排得颇为紧张。4月26日,柴树藩等人接触了美国CENTUKY公司,美国CENTUKY公司对上海沪东造船厂所建造的5000吨货轮极有兴趣。这次接触,拟先向中国订购2.7万吨货轮。同时,美国GLOBLEMAKRTN公司也同柴树藩等人初议,拟订购240吨和1130吨长型驳船。

4月27日,柴树藩等人与香港汇德丰就订购18000吨货轮进行了磋商;与香港怡和洋行就订购2.7万吨散货船达成了意向。同时,香港快航公司的吴钰淳小姐也就订购8000吨集装箱船拜访了柴树藩等人,并表示了与国内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诚实守信的愿望,还希望她的船能安排在上海建造——令人感兴趣的是,吴钰淳小姐是40年代上海市市长吴国桢的侄女。

此外,香港实业界著名人士李嘉诚、董浩云、曹文锦等也同柴树藩先生进行了接触,他们纷纷表示转向国内造船,支持中国的造船事业。在港期间,意大利、挪威、瑞典、英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船东也纷纷向中国代表团咨询船价及造船规范和交船期,明显倾向于在中国造船。

经郑瑞祥博士介绍,柴树藩还会见了香港华光航运公司总裁。华光航运公司是香港第三大航运公司,以往长期在日本、中国台湾订船,这次双方也探讨了在中国订船的可能性。中国船舶工业要实现打进国际市场的目标,可以说本次在香港找到了契机,全面展开了进军国际市场的凌厉攻势。正如柴树藩先生所言,他们有信心、有能力进入国际航运和造船业的竞争市场,以优良的船舶回报给予中国信任的所有船东!

柴树藩先生一行来到香港,带给香港各界朋友的是信任和希望,带走的是香港朋友不菲的回报……

飞机已在跑道上滑行,柴树藩和代表团的成员们还在透过舷窗向送行的朋友们频频挥手致意——再见了,香港!再见了,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