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焊工折服船东史蒂文

女焊工折服船东史蒂文

天气依然很阴冷。

美国船东代表史蒂文穿着棕色的皮夹克,不停地在“西江24-3”海上钻井平台的甲板上踱来踱去。

此时,大连造船厂正在建造的钻井平台上,没有了往日机器的喧嚣,也没有了耀眼的弧光和飞溅的焊火——钻井平台生活模块制造已经接近尾声,可被迫中断下来。

“不行,没有中国船级社6CR焊接证书的工人来焊接,绝对不行!”史蒂文满脸通红,挥舞着双手,完全没有通融的余地,“如果没有这样的工人,我立即把平台移到新加坡去,让那里的工人为我焊接!”

“西江24-3”海上钻井平台,是大连造船厂为美国国际石油公司亚洲公司建造的。负责验收钻井平台生活模块的就是这个史蒂文。他一头棕栗色的卷发,一双冷漠的眼睛,他在验收工程时,素以刁钻苛刻著称,时时提出一些令人不可思议的要求来。前不久,工人们焊接的一批管子,只有1个焊头他认为有疵点,他竟叫工人们全部返工。如今,由于生活模块与船舶在海上的服务特点不同,它的一批支撑管件的结构强度要比船舶更高,所以他非得坚持要持有中国船级社6CR证书的人上岗焊接。

质量就是船舶的生命,也不能说这个刁钻的史蒂文有错。

交工时间迫在眉睫,时间是用分秒来计算的,可负责结构建造的外协队伍中没有这类焊接人员。而船体车间持有这种证书的焊工,全都忙碌在合龙后的15万吨油轮上难以脱身,那边的交船期更是紧迫。主管厂长心急如焚。延误了交船期被罚款自不必说,如果被弃船那后果更不堪设想。没有办法,工厂只好向上海、天津等兄弟厂求援,可对方回答他们的焊工证书已经过期,工厂不得不放弃了争取外援的打算。

史蒂文依然在甲板上踱着,不时还吹起几声口哨来。不知他此时心里在想些什么,或许是想看工厂的笑话,或许是幻想着工期一旦被耽误后好让工厂交罚款。

“这批活我来焊接。”一个年轻的女工递上自己的焊接证书,淡淡地对史蒂文说道。

“你来焊接?”史蒂文接过证书,仔细看了一阵,那女子递来的证书级别准确无误。他又抬起眼帘,迷惑地眨着眼睛,望着眼前这位小女子。只见她穿着一身米黄色的工作服,手里抱着一个面罩,面罩里放着一双皮手套。说实话,眼前这小女子人不出众,貌不惊人。

这是工厂的女焊工丛菊红。

史蒂文望着丛菊红,好半天没有吱声。丛菊红从他那双灰色的眼睛中读出了什么,她也只是静静地看着他,并不吭声。

“先焊焊试验片吧。”双方对峙了一阵,史蒂文终于说了话,可他那口气中明显充满了怀疑和轻蔑。

丛菊红对对方的态度并不介意,她依然一声不吭,从容地戴起手套,操起焊把来——史蒂文哪里知道,他今天遇到的这个小女子,是电焊高手中的高手!凡是领教过丛菊红绝技的外国船东,还没有一个不被她所折服的!

在建造比利时9.8万吨成品油轮时,有一位验船师比这个史蒂文更难对付呢!这个人大家给他取了个名字——小波兰。

这个“小波兰”不但一天到晚盯在现场,稍不如意就叫工人返工。有时不高兴了,甚至还脸红筋胀地哇哇大叫起来。工人们一看此人来验活,心里就发怵。在验收这条成品油轮时,他别出心裁要求在“马鞍管”上拍X光片进行检验。

“简直是有意刁难!”工人们有些愤怒了。在“马鞍管”上进行X光检验,可以说从来没有先例。别说X光检验,就是用肉眼也容易挑出毛病。但验船师不签字,这活就交不掉。正在主管焊接的技术员发怒的时候,丛菊红上去了,她当着验船师的面,开始进行第一组“马鞍管”的焊接。只见一阵耀眼的弧光闪起,在场所有的人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上。这个“小波兰”则是悠闲自得,细眯着眼睛为他这别出心裁的检验项目而得意扬扬。

“这……”当X光片递到“小波兰”手里的时候,他细眯的眼睛睁大了,嘴张开半天合不拢来。丛菊红以100%的拍片合格率征服了这个刁钻的验船师!“合格!合格!全部合格!以后,就无须拍片了!”仅此一项,丛菊红就为工厂节约好几万元。

丛菊红令船东们折服的事,何止是三件五件!许多船东和验船师,只要一看见她焊接的代号为“1-23”的活,就一律免检放行。以致有个爱开玩笑的小青年,不时也在自己的活上划个“1-23”的字样。

是啊,丛菊红的焊接技术和郭玲华一样,已达到得心应手、炉火纯青的地步——这就像微雕大师能在米粒大小的象牙上,雕刻出栩栩如生的“金陵十二钗”来一样。丛菊红她们这绝妙的技术,当然除了她们心灵手巧外,完全是天长日久、日积月累用心血和汗水磨炼而成的。

说实话,对于刚进厂时的丛菊红来说,当一名电焊工,是她做梦都没想到的事。电焊车间里,浓烟滚滚,火花四溅,锤声震耳,焊机轰鸣,连说话的声音也要像吵架一样,别人才能听见。对于她这个患有神经官能症的小女孩来说,一看见那场面和那阵势,心里就发怵。可她是个外秀内慧不服输的女孩子,在老工人的帮助下,她拿起了焊把,一门心思扑在了焊接上。

可以说,丛菊红和别的女孩子不一样的是,她的青春没有娇娇滴滴、画唇描眉、轻歌曼舞和花前月下,陪伴她青春岁月的,无论白天黑夜,是焊火和弧光,是摸爬和摔打。

刚开始练技术时,由于她不会躲火,稚嫩的手上、脚上和身上不知被烫了多少个伤疤,眼睛也被弧光打得红肿流泪。由于她身体贫血,在钢板上蹲的时间一长,一站起来眼睛就发黑。夏天,弧光透过单薄的衣裳,将手臂和小腿都烤成了酱色;有时,汗水泡透了衣裳,一身被沤得全是痱子和疖子。可她咬着牙默默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坚持着、劳作着、苦练着。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努力,她终于如囊中之锥脱颖而出。

以后,厂里每推广一项新工艺,总是丛菊红第一个上去试验。在她反复摸索总结出经验后,才向全厂推广。这些年来,她在给外国人建的十几条出口船上,所拍下的几千张X光片,竟无一次废返记录!

丛菊红以自己过硬的技术走上班长岗位,她的班组和郭玲华的班组一样,大多数都是大老爷们。作为兵头将尾的班长,当然得处处以身作则,凡是苦、脏、累、险的活,她都留给自己。在9.8万吨出口船有色金属管道焊接中,管子还要一遍遍磨光。大口径的管子还好办一点,可口径小的管子在狭窄的舱室里焊接就难了,连遮挡紫外线和防止皮肤灼伤的电焊帽也不能拿。

为了不使管子报废,丛菊红拿着镜片,蜷缩着身子,毅然从只有脸盆大小的管子中钻了进去。干活时,她眼睛被弧光打得不能睁开,浓烈的烟雾,使她呼吸也很困难;管子里灼热的高温,连她头发眉毛也烤焦了。等她干完活被工友们从管子里拖出来时,连她人都变了样:手上是黑的,脸上是黑的,头上是黑的,吐出来的痰也是黑的。在场的工友们一看她那副模样,心疼地抱着她哭了。连一向以敬业为荣的外国船东,看着这位中国女焊工的所作所为,也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丛菊红,这位其貌不扬的女焊工,这些年来她在电焊这原本属于男性工作领域里,指点江山纵横驰骋。先后获得了英劳氏船级社、挪威DNA船级社、美国ABS船级社、美国ASME压力容器、中国ZC船级社6GR和CO2保护焊5G等权威机构颁发的证书;同时先后获得50多本荣誉证书,连续4年获得大连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她用的焊条和焊丝,累计起来有200吨重;她焊过的管子和构件焊缝连起来有300多公里长。这书写着她20多年来从造国内万吨轮到造当代先进的出口船平凡而不平凡的人生;她的青春岁月,她的全部心血和智慧,全都融进了耀眼的焊光和飞溅的焊花之中。

她是中国工人的骄傲,更是中国女性的骄傲。

img

作者在船厂生产现场采访

这一切,对驻厂时间不长的船东代表史蒂文来说,他当然不知道眼前这个女工非凡的技艺。在他眼里,丛菊红不过是这个厂千百个焊工中普通的一位,何况还是个女的!在他眼里,这项高难度的焊接活,在管材与板材之间的角度很小,夹缝接口不但难以烧透,而且容易出现气孔,就连日本、韩国这些老牌造船厂里,能焊这样活的技师,也是屈指可数的!

“简直令人难以相信、难以相信!”当丛菊红将24张试验片焊完后,将24张X光探伤片交到史蒂文手里的时候,他把这些片子翻来覆去地看了半天,最后又用放大镜细细检查——千真万确,这24张片子,合格率达到100%!史蒂文在国外也多次验收这项工程,如此完美的焊接,他还是第一次看到。放下片子,他又睁大惊讶的眼睛,把满脸汗珠的丛菊红看了好久,最后他向厂领导要求道:“这批活,非她干不可!如果你们要换人,我就把这平台移到新加坡!”

这位傲慢甚至有点无理的史蒂文先生,从此一见丛菊红立即挤出满脸的笑容,又是点头又是打招呼。

10多天以后,这批活完美地交给了史蒂文,史蒂文谦恭地在验收证书上一连写了3个“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