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密斯震惊的缘由
“世沪”号如期开工。
这是江南造船厂为香港建造的首艘2.7万吨的货轮。
包玉刚派来的监造师是个英国人,他叫史密斯。此人与前面讲到的那个英国验船师艾伦一样,也是一个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老资格验船师。他对自己的主人非常忠实,成天都在工作现场转来转去。
“轮船要在茫茫的大海航行,一丝一毫也马虎不得!我对自己监造的船,要承担终身的责任!”上任伊始,他问江南厂的总工艺师,“你们为我们造船,是靠什么来保证质量呢?”
“我们有质量检验处。”总工艺师答道。
“这个处有多少人?”史密斯又问。
“200多人。”
“可是,贵厂有12000多个工人哪!”史密斯愣了一下,然后意味深长地说道。这个厂与日本技师“技术交流”和“模拟”检验,都是由史密斯担任裁判。他这意味深长的话里,明显地透出对厂里的工人技术不放心。
史密斯的担心当然有他的理由。
这一两年,国外和香港船东见中国改革开放后迅速吸收西方先进技术,引进了大量的高新装备,工人们也在努力学习先进的造船工艺,便纷沓而来,先是考察摸底,然后才是谈判和订船。
然而,这些船东并不因为中国的船价比别国低一些,就稍稍放宽造船的质量要求:船的主机必须100%可靠,而且要省油耐用;船的货舱大小是运营效益所在,设计要求最佳;甚至连船员的房间多高、走道多宽,也有严格的规定;当然,船体的焊接拼装,事关船舶安全,更是万万不能马虎。
当然,建造出口船,最棘手的是生产现场。为了保证质量,每造一条船,总有三五个监造师和验船师驻扎在厂里,一丝不苟地对船进行监造和校验,直到最后交船。有时这种严苛得不近人情的检验,简直令中国工人难以忍受。
在建造“世沪”号时,意大利船东在江南厂订购了一条驳船。交船之前,船东又派来一个名叫莫斯凯尼的代表赶到船上检查。出人意料的是,这位船东代表竟然从手提包里掏出一面小镜子、一支手电筒,用铁丝做了一个带长柄的框固定镜子,专门伸到人们看不见、摸不着的缝隙,转弯抹角地查看疵点。他在船舱里爬上又爬下,一查就是几个小时。一发现问题,立即就用白粉笔画个圈,逼迫你返工。
“爷们儿造了一辈子船,没见过这种造法!”工人们刚开始是忍耐,到最后简直是愤怒了,“这些外国人,简直米饭里面挑味精,故意来刁难我们中国人!”
看到工人群情激愤的样子,史密斯走了过来,他拍了拍一个工人的肩膀,比画着手势,笑着说道:“我们英国一家船厂,也为我们船东造过这种船,因为质量不过关,变成了一条废船。我们对船的要求并不高。”史密斯把右手放在腹部说,“过去,你们的造船水平在这里。”他又把左手放在胸前说:“我们要求你们在这里,所以你们感到吃力。”接下来他把右手抬到额角说:“德国人的要求在这里。以后你们造了德国船,再给我们造,就不觉得难了。还有,更难的船东——伊朗,你们可能更接受不了……”
史密斯的一席话,虽然让工人们的火气渐渐平息下来,却引起工厂领导的深思:千万不要以为是外国人故意在刁难我们,这恰恰反映了世界船舶市场的客观要求。这就是胡传治厂长所说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谁想拿到订单,谁想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拔得头筹,就要经得起“洋镜子”的挑剔!
其实,在胡传治他们采取的重大举措中,除了首先与日本“三菱”重工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外,重点就是抓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为适应建造出口船的要求,对造船的几个关键岗位,作了严格的规定,焊工要上船操作,必须持有外国船级社的操作等级证书;在引进日本先进管理的理念时,重点学习日本的自主质量管理经验,整顿工艺纪律和生产秩序,强行推行新工艺、新技术,使船舶质量的关键——焊接,一次拍片合格率大幅度提高。
江南造船厂不愧是国内一流的造船厂,最可贵的是他们拥有一支在强者面前不服输的工人队伍。短短几个月,工人的技术水平有了飞速提高。原来,日本“长崎”船厂造船焊接方法有34种之多,而其中已由英劳氏等5个船级社认可的就有33种;而江南造船厂过去有条件提请英劳氏船级社认可的不过只有3—4种。但短短几个月,日本这些焊接方法几乎全被江南厂的焊工们掌握了。
“奇迹,简直是奇迹!中国工人吃苦耐劳、聪明能干!”仁藤见识了外国船级社对工人的多次考核后,由衷地发出了赞叹。
时光飞逝。从1981年7月起,“世沪”号船体部分开始陆续交史密斯验收。令他们感到意外的是,史密斯和验船师总共检验了102个部件,竟然全部一次交验合格!其中有3只1月份试查的部件,总共才只有4个瑕疵!
这一回轮到史密斯感到震惊了!“这是我在10多个国家验收的几十条船中,最完美的检验结果!”他高兴得连连在验收书上写下“OK”“Very good”!
史密斯先生在所有的交验书上签完字后,抬起头,用他那双灰色的眼睛动情地环视了江南厂一遍,由衷地对厂长胡传治说道:“贵厂工人的技术水平绝对是一流的!你们这么短的时间就达到这么高的水平,我的确感到震惊!老实说,江南厂的分段建造质量,已经超过日本大阪船厂的质量。如果说,日本船厂的船体焊接质量打90分的话,中国江南船厂就可以打93分!”
史密斯说完,又抬头把已上船台的“世沪”号姐妹船“世谊”号凝视了一阵,手指着“世谊”号,又对胡传治说道:“你们第一条船就造得这么漂亮,我相信那条船的建造质量肯定会超过这第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