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之船扬起了风帆
诗人雪莱有句著名的诗句:冬天已经来了,那春天还会远吗?
是的,寒冬过去,便是百花争妍百鸟啼鸣的春天。
邓小平的第三次复出,便是春天来临的象征。
“船舶工业要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引进就要全部引进,要彻底革命,不要搞改良主义”。1977年12月和1978年6月,邓小平在接见六机部部长柴树藩等人,谈到船舶工业生存发展时,提出船舶工业要打进国际市场的具体措施之一,就是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在1978年5月到10月这段时间里,也是邓小平要求船舶工业大胆引进先进技术的时候。这些年来,他始终在考虑一个牵涉国家和人民命运的重大问题,那就是:一个落后的国家如何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国家水平,实现中国四个现代化的问题。他分析道: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我国的发展耽误了多年,同发达国家相比,除了技术上的巨大差距,在经济上的差距也许已是二三十年了。面对当前国家的窘境,怎么办呢?他提出了“要把世界一切先进技术、先进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因此“引进就要彻底革命,不要搞改良主义”。“引进技术改造企业,第一要学会,第二要提高创新。”同时他又说道:“世界在发展,我们不在技术上前进,不要说超过,赶都赶不上,那才是真正的爬行主义!”[1]
在邓小平同志看来,我国虽然落后,但我们劳动力众多且便宜,有较为丰富的资源,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只要大胆利用世界上一切先进技术和先进成果,站在先进国家肩上,博采众长,提高创新,就一定能够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我们的远洋巨轮也一定会驶向世界的每一个港口!
在邓小平的谋划下,叶剑英、李先念、余秋里、罗瑞卿等中央领导也先后对引进工作作了明确的指示。
六机部部长柴树藩、副部长张有萱和海军领导几次聆听了小平同志的重要指示后,他们抚今追昔,感慨万千。采访中,张有萱副部长说:“回想起这20年来我们的技术引进工作,真叫人惋惜呀!从1958年到1978年,是整整20年,20年呀!为等到这一天,我们的胡子头发都熬白了呀!”他说,“当年,波兰与我们同时和瑞士苏尔寿公司谈判,他们谈成功了;而我们把钱白白送给了人家,合同撤销了。后来,上面又逼着我们向波兰买主机,一共买了32台共37万匹马力,共花了我们370多万美元呀——想起来,真令人痛心!”
如今好了,有邓小平运筹,我们的引进之船总算起锚,扬起了风帆,准备起航了。
“同志们,在五届人大会议上,我们提出了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这有没有可能?日本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用了13年时间,就发展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1958年,它的钢产量和我们差不多,10多年间它就达到了1.3亿吨!在亚洲,像新加坡、韩国、我国台湾和香港等,发展也非常快。韩国这么小的国家,连五六十万吨的船都造出来了!”
1978年9月1日,六机部召开了造船工业新技术引进工作会议,部长柴树藩在这个会上作了长篇报告,他讲道:“纵观当今世界,凡是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国家,都普遍采用外国最先进的技术。这个做法,开始于日本,其次是西德。中央决定在不影响我们国家主权,不影响社会主义原则,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大胆地、广泛地吸收和学习世界上一切先进的技术。那么,外国人能办到的事情,我们就一定能够办到!”
柴树藩在台上讲得激昂铿锵,与会者在台下听得热血沸腾。刚开始,秘书为柴部长准备了讲话稿,可柴树藩讲着讲着,就把讲话稿推在了一边,自顾沿着自己的思路讲了起来。他把这些年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如何发展船舶工业,怎么打进国际市场的思考凝结成了生动、精彩的语言,洋洋洒洒讲了一个多小时——近40年后的今天,我们再读柴部长的这篇讲话,不由得不令人从内心发出感叹:这篇讲话的确是他一生中最为精彩的讲话,是他一篇高屋建瓴、气势磅礴、逻辑严密、文采四溢的杰作!
他讲到了技术引进的战略意义、技术引进的艰难历程、技术引进的理论依据、技术引进的特点特征、技术引进的方式方法、技术引进的吸收和创新……最后他强调:
“我们力争通过引进,用3年到5年的时间,把各种民用船舶的水平,包括出口船舶的技术水平,提高到现在日本的水平。我们应当决心为此而努力!我们的船舶设计落后,可以买现成的图纸;我们不会建造,派人出国学习,或请他们来教;我们工人的技术水平不行,就抓紧学习培训。总之,我们追赶的目标就是日本!……
“当前,我们要反对的,还是骄傲自满、故步自封、夜郎自大。自己分明落后,而不承认落后;你承认落后,改变这个落后的状态,这是我们有自信心的表现,是对人民负责的表现……现在,一个新的时期开始了,我们要大规模地、大胆放手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这个规模,恐怕比以前大几倍,是空前的!我们船舶工业的技术引进,首先就从主机开始!……”
会场又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在这次会上,柴树藩在谈到引进先进技术时,还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我国1967年年初就开始试制船用发动机反向齿轮系统,这个系统对西方发动机制造商来说是一道很简单的工序。可是,我们却闭门造车,花了四年多时间,工厂进行了大约1200多次试验也没有解决问题。实际上,这根本不是什么保密的技术,只要买1份现成的图纸,我们照虎画猫就行!说不定我们画出的猫,还能成为虎辈们的老师呀!
“同志们啊,时间不等人哪!我们有的同志,为了国家的强大,为了民族的进步,等待我们能够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这一天,真是心急如焚、望眼欲穿呀!”柴树藩讲着讲着动感情了,他最后语重心长地讲道,“同志们,我们决不能重蹈清王朝时期那种自以为是、夜郎自大、掩耳盗铃、闭关锁国的覆辙了!……”
会场再次响起一阵又一阵的掌声。
“我记得,那次会议,柴部长的报告很是鼓舞人心,会场响起了几十次掌声。”时任六机部468厂厂长赵金贵对笔者讲道:“从那次会议后,我们率先从西德罗曼·斯托尔福特公司引进了高精度、硬齿面的 ‘船用齿轮箱’制造技术,迅速生产出了世界一流的船用和工业齿轮箱,填补了国家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