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拉美.第二辑》简介
《中国与拉美.第二辑》这本书是由.崔忠洲主编;西南科技大学拉美研究中心编.创作的,《中国与拉美.第二辑》共有142章节
1
“中国与拉美”丛书学术委员会和编委会名单
主 编 崔忠洲 学术顾问 徐世澄 彭文斌 学术委员会 王邦虎 王晓德 向 骏 刘 捷 刘 珩 刘学东 刘维广 杨首国 束长生 张森根 陈 刚 陈俊杰 欧阳俊 岳...
2
人类为什么要移动(代序)
崔忠洲 移民(migration),或曰人的流动(mobility of human)——包括对其的限制——是人类历史上极为寻常的现象。根据分子生物学的证据,如...
3
目录
目 录 “中国与拉美”丛书学术委员会和编委会名单 人类为什么要移动(代序) 研究论文 中国移民迁居巴西历史的梳理与思考 一、晚清时期进入巴西的华侨 (一)晚清时...
4
研究论文
...
5
中国移民迁居巴西历史的梳理与思考
高伟浓[1] 内容提要:巴西是拉丁美洲出现华侨华人移民最早和最多的国家之一。在华侨华人移民历史的每个阶段,巴西出现过人数不等的华侨华人,其中很多人居留下来,逐渐...
6
一、晚清时期进入巴西的华侨
...
7
(一)晚清时期在官方背景下移居巴西的华侨
1790—1826年,中、南美洲地区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独立战争。战争结束后,拉丁美洲一系列新兴国家相继建立。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宗主国的殖民统治被推翻。这就是震动拉美...
8
(二)晚清时期通过非官方渠道进入巴西的契约劳工与自由劳工
历史上中国的出国劳工,主要是“契约劳工”和“自由劳工”两大类型。过去到拉美的华工(特别是在种植园里劳作的华工),大部分是以超量体力付出为代价换取微薄收入的“苦力...
9
二、中华民国时期中巴关于侨民问题的官方交涉与移居巴西的华侨
1911年10月10日,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革命者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如前所述,19世纪70年代,拉美各国由于人力不足,纷纷请求以合法途径引入吃苦耐劳...
10
三、20世纪50—70年代迁居巴西的华侨华人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二战后中国移民的一次高峰期,巴西的华侨华人数量呈直线上升趋势。这一轮中国移民的历史背景是,从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到1949年,中国国内又...
11
(一)来自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的原江浙大企业家
这一部分移民还在中国内地(大陆)时,其身份就是民族资本家/企业家。在新中国成立前,他们迁移到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泰国等地,但以迁居中国香港的为多,后来一部分人先...
12
(二)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普通民众和国民党中下层军政人员
20世纪50—70年代,包括巴西在内,拉丁美洲只有少数的国家接收过来自台湾地区的移民,如从台湾地区前来拉美继承家族生意。此外,据台湾方面的资料,早在1949年,...
13
(三)来自中国大陆地区的移民
1949—1979年,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大陆公民出国的很少。不过,这期间中国大陆的移民人数却不能以“空白”来形容。实际上,也有少数中国大陆公民出于各不相同的原因...
14
(四)来自其他地区的华人移民
来自其他地区的华人移民也是巴西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华人移民来源。例如,来自葡萄牙殖民地的莫桑比克。莫桑比克是今天世界上说葡语的少数地区之一,除了葡萄牙本土和巴西外,...
15
四、新移民时代巴西的华侨华人
...
16
(一)来自台湾地区和中国大陆地区的新移民
以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为时间标志,中国大陆各类型新移民(或“新华侨华人”)群体大量出国,从而开启了中国人出国的“新移民时代”。巴西的中国新移民来源地,比传统移...
17
(二)网络移民中的非正常渠道移民
巴西的新老移民中存在的血缘因素,表现为家庭化、家族化或宗亲化(统一称为“家庭化”)。所谓“家庭化”,有学者做过大意阐析:先是一个移民(通常是作为一家之主的男性)...
18
五、现有的关于中国移民人口的重要参考数据
...
19
(一)传统移民时代(1979年以前)
在19世纪初中国茶农开始来到巴西后,其他类型的移民也陆续而来。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以“契约华工”方式来到巴西的华侨。有关“契约华工”的人数,不可能找到连贯的数...
20
(二)新移民时代(1979年以后)
在传统移民时代移居巴西最多的中国人,分别来自广东、浙江和台湾三地,形成了三足鼎立局面。由于找不到历史上就这三大地缘群体的人口数据,这里且以今天三大地缘群体的数据...
21
六、结语
在拉丁美洲,巴西是出现华侨华人移民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华侨华人移民地区来源地最多样的国家。在晚清时期(1911年前100年间),中国沿海地区的农民多通过澳门断断...
22
《雷斯法案》与20世纪20年代初巴西的排日活动
杜 娟[1] 内容提要:20世纪初,巴西的民族主义意识开始萌生。社会精英们一方面努力摆脱在文化和经济层面对欧洲的认同和依附,寻求独立的发展地位,另一方面也在积极...
23
一、巴西民族主义意识的萌生
19世纪,巴西社会精英将欧洲尤其是法国看成文化导师,他们深受欧洲人思想、行为、文学、艺术的影响,信奉种族理论,鼓吹“白化政策”,试图通过引进代表“先进文明”的欧...
24
二、极端民族主义的排日言论与《雷斯法案》的出台
整个19世纪,英国主导着巴西的商品和资本。然而,随着美国在19世纪末的强势崛起,并成为巴西出口商品最重要的目的地,巴西的外交重心也相应地从伦敦转移到华盛顿。20...
25
三、巴西日侨和挺日派的抗议与《雷斯法案》的废止
《雷斯法案》一经颁布,便立刻遭到巴西的日本侨民的反对。1923年10月26日,圣保罗州的4万名日侨举行游行示威,并到州议会上院请愿,以表抗议。巴西联邦政府与日侨...
26
结 语
《雷斯法案》的出台和废止,说明20世纪20年代巴西民族主义意识萌生阶段的复杂性。巴西的社会精英一方面努力摆脱在文化和经济层面对欧洲的认同和依附,寻求独立的发展地...
27
山海之遥:中国大学生群体对于阿根廷国家刻板印象的测量与分析[1]
王子刚[2] 祝文浩 卢倩仪 利曼婷 王旭晴[3] 内容提要:2022年中国与阿根廷迎来建交50周年,随着中国与阿根廷双边关系的疾速发展,中国大学生群体正在逐步...
28
一、问题的由来
“国家形象”是反映在媒介和群体心理中对于一个国家及其国民的历史、现实,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的综合印象,其中既包含对于国家的客观认识,也包含着主...
29
二、理论框架与研究梳理
...
30
(一)国家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由美国新闻评论家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1922年在其著作《公共舆论》(Public Opinion)中首先提出的一个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