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哥伦布时期的移民和连通性的差距
大约1.5万年前,人类第一次从东北亚来到美洲,比其他大陆晚了3万~7万年。他们的姗姗来迟解释了1492年后欧洲人遇到的美洲印第安人的许多种族特征。由于美洲相比较于其他大陆只有不到几万年的繁衍时间,所以其绝对数量和单位面积的人口数量都比其他地方少得多,其每平方公里的人口数量比非洲低3倍,比亚洲低6倍,比欧洲低8倍。与欧亚大陆和非洲相比,美洲的人口密度和分布范围都要小得多,其中超过三分之二的人口集中在只占整个西半球9%的美洲中心地带(中美洲和安第斯山脉中部)。人口的低密度和分散加上地理特征抑制了美洲内部人口的流动性和连通性。西半球沿南北轴线的细长形状(与欧亚大陆的东西轴线相比)造成了更大的气候变化,阻碍了驯化动植物的扩散。沿着美洲西部从阿拉斯加到智利的山脉、从内华达州到奇瓦瓦州(Chihuahua)和阿塔卡马巴塔哥尼亚的沙漠、巴拿马地峡的达里安丛林,以及亚马孙的部分地区都为人口的流动和物质文化的交流增添了障碍。[3]
新世界和旧世界之间的连通性和扩散程度的对比是惊人的。马铃薯、藜麦、美洲驼、豚鼠、青铜、绳索桥和奇普(quipu,一种计数技术)在安第斯中部被驯化或发展,但并没有传播到中美洲或前哥伦布时期美洲以外的任何地方。同样,番茄、火鸡、写作和零的概念也在中美洲被驯化或发展,并留在了那里。另一方面,小麦、大麦、扁豆、亚麻、牛、马、绵羊、山羊、猫、蜜蜂、青铜、铁、字母表和阿拉伯数字在中东被驯化或发展,并传播到整个欧亚大陆。事实上,所有的这些可以解释西班牙为何能够到达美洲并征服印第安人。[4]
在美洲大陆,美洲中心地区的青铜时代的文化与旧石器时代的文化相毗邻,而且因在流动性、接触和连通性方面存在巨大差距,由此导致美洲与欧亚大陆之间技术发展的鸿沟。在南北美洲之间,在美洲中心地区的两个复杂文化场所之间,在这些场所和半球的其他地方之间,在美洲和世界其他地方之间,包括在1492年之后造成可怕后果的疾病环境之间仅存在少量接触甚至相互间没有联系。
美洲中心地区之外人口密度较低,征服后数十年间美洲人口急剧下降,以及征服者军事和技术的优势有助于解释拉丁美洲另一个特有的现象:与其他地区相比,1492年后殖民者对拉丁美洲产生了更加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