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资本到象征资本:“赚钱了第一件事就是盖房子”
象征资本是用以表示礼仪活动、声誉或威信的资本的积累策略等象征性现象的重要概念。声誉或威信资本有助于加强荣誉或可信度的影响力(高宣扬,2004)。通过从经济资本向象征资本的转换,社会等级秩序得以建立,新移民可由此获得人们的承认与服从(汪鲸,2010)。
智利五邑籍新移民的象征性资本的构建可大体分为三步:
第一步,盖屋起楼,穿金戴银。笔者在田野调查过程中走访了三个五邑村庄,每个村庄都随处可见三层或四层的洋楼,若非能看见农田,浑然不知自己身处农村。多位受访侨胞表示,“在智利赚到钱后第一件事就是要回来盖房子”。“家”在传统意义上具有联系亲情的作用,而“祖屋”作为家的物质化空间对五邑人而言更是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在祖屋原址或祖屋旁盖起漂亮的洋楼不仅告慰了祖先“在天之灵”,也让同村人看到了自己物质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由于大多数村民常年旅居智利,这些洋楼除逢年过节外大多处于空置状态,或仅有留在家乡的老人居住,其象征意义已远超使用价值,成为竞相夸耀经济地位的符号。此外,侨胞侨眷的衣着打扮在出国前后亦是不可同日而语,曾经出国机票都难以承担的乡亲,如今名牌手机、手表傍身,金银首饰也是一概不落。
第二步,热心公益,情系桑梓。在智利取得商业成功的五邑籍新移民都十分热心家乡的公益事业。据悉,仅鹤山市鹤城镇在近二十年来收到来自智利华侨华人的捐款金额已达到300万元,其用途包括但不限于修桥修路、通水通电、装路灯,其中影响最大的公益工程是潮边坑村的公路修建。1994年鹤城镇城西潮边坑村余天德、余秋麟、何镜扬、罗保林、杨培明等旅智侨胞带头捐资,内外共筹得人民币45万元,修筑了一条长2公里、宽7米的水泥路,使崎岖山路变成宽阔通途(鹤山华侨志编委会,2004)。鹤城镇侨务部门工作人员在采访中表示,旅智侨胞不仅会对修桥修路之类的基础设施建设给予捐款,对家乡的大型庆典也会大力支持。此外,他们还积极帮助村里修建文化室、篮球场,助力乡亲们的文化和身体素质发展。[25]据罗村长介绍,家乡若是有人得了重病,旅智侨胞们亦会积极捐款,10万至20万元的善款十分常见。[26]2020年年初,在我国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初期,智利五邑籍侨胞在收到江门侨联发出的《致江门五邑籍海内外侨胞的倡议书》后,仅用3天筹备了近50万只口罩,迅速驰援抗疫一线,为江门市的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支持(余毅菁,2020)。
第三步,回报智利,融入当地。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华侨华人要在居住地更好地生存发展,除了融入当地社会外,还要以慈善行动等方式做好回报当地社会的工作(高伟浓,2012)。由五邑籍新移民领导的智京中华会馆在这方面便起到了表率作用。该会馆长期帮扶智利Teleton基金会[27],在为Teleton募捐这一侨界常规慈善活动中,智京中华会馆在善款金额上一直领先其他侨团(智利智京中华会馆120年简史编委会,2013)。2010年2月27日凌晨,智利南部城市康塞普西翁(Concepción)发生里氏8.8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至少630人遇难,近200万人受灾,官方估计经济损失达300亿美元。[28]居住在智利的华侨华人积极参加赈灾,这是拉丁美洲国家华侨华人在自己居住国所参加的最大规模的赈灾行动(高伟浓,2012),五邑籍新移民亦积极参与其中,来自鹤山市鹤城镇的智京中华会馆时任主席胡金维先生在大地震后第二天余震仍然不断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抵达一线参与救援(智利智京中华会馆120年简史编委会,2013)。
通过对衣食住行方面的“炫耀性消费”,以及对家乡和移居国公益活动的积极参与,五邑籍新移民不仅展现了自己今时不同往日的经济水平变化,还彰显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经济资本到象征资本的转换成功提高了五邑籍新移民的社会身份地位,特别是在侨乡社会的身份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