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性因子分析
对28个刻板印象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以期待将之进行降维。本研究使用SPSS 23.0首先进行了KMO和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结果显示其KMO系数为0.87,显著大于0.6,而巴特利特球形度p<0.001,意味着非常适合进行因子分析。随后对28个题项进行操作,抽取特征根大于1的因素,并使用最优斜交法(Promax)进行旋转,共获得6个因子,但其中“风光优美的”“人种多元的”和“地区经济优异的”三项刻板印象未能在任何一个因子上获得大于0.4的载荷,因此考虑将其删除。随后对于余下的25个题项再次重复上述步骤[39],最终获得5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3.3%。经转轴之后其因素载荷表如表2所示。
表2 中国大学生群体对阿根廷国家刻板印象的因素载荷表
根据表2所示,25个形容词被划分为5个因子,不难发现,其中:“因子1(F1)”主要载荷了与阿根廷国民特点和生活环境氛围相关的刻板印象的形容词,其内容情感极性偏向积极;“因子2(F2)”主要载荷了与阿根廷经济禀赋和自然资源相关的刻板印象形容词,其内容情感极性偏向积极;“因子3(F3)”则主要载荷了与当代阿根廷社会环境特点相关的刻板印象形容词,其内容情感极性偏向消极;“因子4(F4)”则主要包含了与阿根廷历史与人文特点相关的刻板印象形容词,其内容情感极性偏向积极;最后是“因子5(F5)”,该刻板因子主要载荷了与阿根廷地理地形有关的形容词,其内容情感极性基本中性。
根据以上各因子主要载荷内容的整体特点,我们将因子1—5分别命名为:“国民与生活”刻板印象因子(F1)、“禀赋与资源”刻板印象因子(F2)、“社会与环境”刻板印象因子(F3)、“历史与人文”刻板印象因子(F4)及“地理与地形”刻板印象因子(F5)。根据转轴后的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可得五项刻板因子的得分表达式(见附录),进而计算出被试在F1—F5上的得分。
结合上文所述不同刻板因子的情感极性偏向,我们可以得出若被试在F1、F2与F4上得分越高,则其对于阿根廷国家的“国民与生活”“禀赋与资源”以及“历史与人文”方面的印象越为积极;而被试若在F3上得分越高,则意味着其对于阿根廷的“社会与环境”印象越为消极;而被试在F5上的得分情况只能展现出其对于“地理与地形”印象的深刻与否,但并不体现明显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