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移民时代(1979年以后)
在传统移民时代移居巴西最多的中国人,分别来自广东、浙江和台湾三地,形成了三足鼎立局面。由于找不到历史上就这三大地缘群体的人口数据,这里且以今天三大地缘群体的数据做一个参照。粗略地看,今天的移民人口结构与历史上的结构应是高度吻合的。三大群体中,广东移民人数最多,广东人中又以台山籍人数最多,但相关情况最为模糊。只知道今天巴西的华侨华人(包括新移民)约有20万人,[67]其中圣保罗约18万人,广东籍就有约8万人;里约热内卢有1.8万人左右,广东籍约1.5万人。从巴西全国来看,广东华侨华人约占50%,约有10万人。[68]虽然目前尚难分辨广东籍华侨华人中的传统移民和新移民各自所占的人数和比例,但由于巴西的传统移民历史较久远,广东传统移民(包括华裔)人数所占的比例肯定很高。不管是什么时期的移民,来到巴西之初,一般会在一定范围内聚集而居,天长日久,一些人才因工作原因而他迁。
束长生教授得到了2000—2014年在SINCRE系统登记的中国移民总人数,这里列出来供参考。巴西政府根据其外国人登记系统(SINCRE)的数据,发表了2015年国际移民观察报告,对2000—2014年以来入境巴西的国际移民的基本情况做了详细的调查,对中国移民的基本数据也有公布。2000—2014年,拥有巴西永久居留权的大陆移民的年平均增长率是15%。
图2 中国籍持巴西永久签证移民人数(SINCRE),2000—2014
资料来源:根据巴西国际移民观察站2015年度报告数据绘制(Tabelas1.2.2 & 1.2.5.Relatório Anual de 2015,pp.47-50),束长生提供。
另外,根据2015年年度报告,在28373名持有巴西永久居留权的中国移民中,女性占51%,男性占49%,男女人数大致持平,性别均衡。
图3 中国籍持巴西短期签证的移民人数(SINCRE),2000—2014
据图3所示,在巴西的国际移民登记系统中,2000—2014年,持短期签证的中国大陆新移民总共有13413名,年平均增长率为25%。这说明,在此期间,中国和巴西的人员交流很频繁,而且不断加快。他们持有巴西各类短期签证(留学、劳务、商务等),通常是一年期,可延长,也有些签证只有6个月且不可延长。他们大多数在签证到期后就离开巴西了,但也有少数人留在巴西,具体情况不详。另外,持短期签证的中国大陆新移民人口中,男性人数是11022人,占总人数的82%,女性人数是2391人,占总人数的18%。短期移民人口中,男多女少。这说明,大多数持短期签证来巴西的中国移民,主要以25~40岁的男性青壮年为主(59%),老人和小孩通常不会跟他们在一起。还有很多人把妻子也留在国内,一旦男方在巴西稳定地居留下来,就会把妻子接过来。但可以相信,夫妻俩在巴西都拿到永久居留权之后的中国移民,仍倾向于把老人和小孩留在国内。究其原因,一是小孩子要在中国念书,就需要老人照顾,二是老年人不愿离开熟悉的家乡,迁居一个路途遥远、语言不通并且文化迥异的陌生环境。根据孔令君报道,“据当地教育部门统计,2015年(浙江省)青田县在校学生中,双亲或单亲在国外的,占比为34.91%,而有海外关系的学生,占总数的88.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