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瓦那华区的“中国心”——古巴华裔访谈录
薛淇心[1]
自1847年第一批契约华工抵达古巴至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前,华人移居古巴的进程几乎从未中断。[2]但长期以来,古巴华侨华人社会主要由男性移民构成,无论在19世纪的契约华工时期还是20世纪的自由移民时期,因女性不被认为是合适的劳动力,所以古巴方面对华人女性入境一直采取严厉的限制。据统计,1847—1874年,约有15万华工陆续抵达古巴,其中,仅有52名女性。[3]直到1948年,经过驻哈瓦那总领事袁道丰的交涉,古巴政府才允许入古巴国籍的华人妻子及未满21周岁的子女入境。此后数年,古巴华人女性的数量开始增加,至1953年,华人妇女人数达484人,为古巴历年人口普查中华人妇女人数最多的一年。[4]即便如此,华人女性占全部古巴华侨华人总人口的比例始终未超过5%。[5]
由于古巴华侨华人社会极其悬殊的男女比例,华人男性与古巴妇女通婚成为普遍现象,通婚率约为“十之二三”。[6]仅有极少数华人男性与华人妇女结婚,或在古巴放松入籍华侨妻孩入境限制后将妻子接到古巴生活。这一现象,导致了在古巴出生的、父母均为华人的古巴华裔成为当地华侨华人社会的“珍稀”群体,他们被称为“百分百”华裔。[7]根据中华总会馆1961年对华侨华人进行的人口统计,“土生子女二千六百九十人”[8],由于当时中华总会馆只接受父母双方均为华人的华裔入会,所以这里统计的土生子女人数可能为当年“百分百”华裔的人数。但随着20世纪60年代华人移民古巴进程中断,原古巴华侨华人移居他国、返回祖国,古巴华侨华人总人数极大萎缩,土生华裔的人数也相应减少,但由于资料缺乏,目前无法确切统计古巴“百分百”华裔的总人数。凭哈瓦那华裔自行估计,目前仍活跃在哈瓦那华区、父母均为华人移民的华裔大多出生于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人数不足40人,甚至更少。[9]
笔者曾于2020年1月至3月在哈瓦那进行田野调查,与21位“百分百”华裔进行了对话。其中,与李月娟、郭富华、黄明学三位的访谈内容深入、恳切,不仅谈及他们作为华裔在古巴成长、接受教育、工作的个人经历,也就古巴革命、中古关系的发展变化对哈瓦那华区、古巴华侨华人社会的影响展开讨论。所有访谈均使用西班牙语开展,并在征得访问对象的许可下进行了录像或录音。现将上述访谈记录翻译成中文,并在完全保留谈话原意的条件下进行必要的文字梳理。希望可以借此机会使更多人了解哈瓦那华区这群“百分百”华裔及他们炙热的中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