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四)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在进行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研究小组以三项程度指标分别为因变量,五项刻板印象因子为自变量,被试个体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学习西语时间、是否去过阿根廷、是否与阿根廷人直接进行过交流为控制变量进行分析,其中性别、是否去过阿根廷,以及是否与阿根廷人直接进行过交流为虚拟变量,得到的结果,如表4—表6所示。

表4 刻板印象因子与阿根廷国家好感度的回归分析[41]

对于对阿根廷国家好感程度而言,可以看到控制变量中,性别因素、是否和阿根廷人进行过交流,以及学习西语时间对于回归结果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男性(β=0.092,p<0.05)、与阿根廷人进行过交流(β=0.101,p<0.05),以及学习西语时间长(β=0.152,p<0.01)的被试对阿根廷国家的好感度更高;自变量中的“国民与生活”(β=0.394,p<0.01)和“禀赋与资源”(β=0.183,p<0.01)两项刻板印象因子主效应显著,意味着中国大学生在两个因子上得分越高,则对阿根廷国家的好感越强烈;“历史与人文”(β=0.096,p<0.1)为边缘显著,表明中国大学生在该因子上的高得分具有正向预测他们对阿根廷国家高好感程度的趋势;“社会与环境”同样因子主效应明显(β=-0.162,p<0.01),但其系数为负,意味着被试该刻板因子上的得分越高,其对于阿根廷国家的好感度便越低。

表5 刻板印象因子与阿根廷国民好感度的回归分析[42]

从对阿根廷国民好感程度来看,可以发现在控制变量中,亲身去往阿根廷的经验会显著降低被试对于该国国民的好感程度(β=-0.156,p<0.01),但与阿根廷人直接交流的经验则会增加被试对于该国国民的好感程度(β=0.196,p<0.01),二者相比来看,后者对于国民好感程度的影响更大(β绝对值后者大:|-0.156|<0.196);自变量中的“国民与生活”(β=0.470,p<0.01)刻板印象因子的主效应最为显著,表明被试在此因子上得分越高,则其对阿根廷国民的好感程度越高;“社会与环境”刻板印象因子主效应同样明显(β=-0.127,p<0.01),但系数为负,意味着被试在这一因子上得分越高,则其对该国国民的好感程度越低。

表6 刻板印象因子与对阿根廷国家探索兴趣程度的回归分析[43]

对于对阿根廷国家的了解兴趣程度来说,在控制变量中,“只有学习西语时间”对于该指标具有影响(β=0.095,p<0.1),代表被试学习西语时间越长则对于深入了解这一国家的兴趣越高。自变量中的“国民与生活”(β=0.360,p<0.01)、“禀赋与资源”(β=0.223,p<0.01),以及“历史与人文”(β=0.106,p<0.05)三项刻板印象因子主效应均明显,且系数为正,表明被试在这三项因子上得分越高,则其对深入了解阿根廷这一国家的兴趣程度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