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发展与帝国主义形成:资本输出
帝国主义也即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更高阶段,它形成的基础和核心是什么,是当时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出现了资本输出,资本输出占据当时经济的主导地位,取代了商品输出,逐渐形成了垄断,产生了帝国主义。
西方列强为什么要资本输出即对外投资?上过中学政治课的人都知道,革命导师列宁在其《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论证了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它最基本的特征是垄断,为什么具有垄断地位,是当时生产力发展,需要更多的海外资源和市场,仅靠对外贸易不能较好解决问题的,列强通过对外投资,资本输出到落后国家,来解决经济问题。而以前,生产力不是特别发达,是商品输出即对外贸易占主导地位,现在是资本输出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发展的那个阶段,生产所需要的资源和市场更大,矛盾特别突出,必须通过取得更多的国外资源和市场才能解决,列强为争夺投资市场与商品市场,斗争更加激烈,那时没有解决这个斗争的非战争的国际机制,于是产生了帝国主义战争。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战争是政治的继续,为了得到经济利益而进行战争。殖民主义列强为了解决资本主义再生产中原料来源和产品市场问题,自19世纪80年代后,开始互相发动战争,用战争手段取代资本输出和贸易手段,直接用战争来掠夺资源和占领市场。列宁曾经论断,帝国主义战争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的产物,帝国主义就是战争,战争是帝国主义争夺原料来源、商品和资本市场来维持其再生产的必要手段。[1]西方列强,为什么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垄断,从经济和政治上统治世界,是因为与过去相比,取得发展经济的资源和市场,主要不是商品输出,而是资本输出即对外投资,它占据了主导地位,通过对外投资(国外建立和并购企业、贷款给落后国家),才具有了垄断地位,这里,关键的手段是它们的对外投资。
二战后,时代大大变了,但是,对外投资的某些基本特征和作用,仍然可以看出来。当代,要在经济上取得优势或垄断地位,不再靠真枪实炮的战争去掠夺,而是通过非武力的境外投资、对外贸易与金融“战争”,特别是对外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