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与对外投资

(二)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与对外投资

马克思曾在著作中多次论及了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他说:“我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制度是按照以下次序: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他在设想政治经济学体系时,分了五个部分,其中第四部分是:生产的国际关系。包括国际分工、国际交换、输出和输入、汇率。第五部分是:世界市场和危机。尽管后来没有专门论述,但国际分工、对外贸易、世界市场的思想在很多地方都论述到了。早在《共产党宣言》(1848年)产生的时代,马克思就说过,由于地理大发现,新航线的开辟,机器大工业的出现,所有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具有了世界性。[1]马克思虽然当时文字表述方面没有出现对外投资,但是,他对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肯定了国际分工、对外贸易与世界市场的重要作用。我们今天发展任何产业,都必须以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为背景和基础。当今世界,世界资源的国际化利用成为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手段,任何一个国家发展经济,都要在全球范围内合理配置资源。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对外投资,符合马克思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的论断,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