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国际组织和金融机构

五、相关国际组织和金融机构

对外投资涉及国际双边、多边协定和条约的相关规定,特别是一些针对性的金融组织,投资者必须知晓并有所准备。

欧亚经济联盟(Евразийский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й союз0):

这是一个由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亚美尼亚、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六国为加深经济、政治合作与融入而计划组建的一个超国家联盟。欧亚经济联盟并不是整个欧亚大陆的联盟,这里的欧亚是指苏联解体后的独联体地区。

2011年10月,该计划由俄罗斯时任总理普京以欧盟为基础而提出并引发关注。2014年5月29日,签署了《欧亚经济联盟条约》。根据条约,欧亚经济联盟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启动,到2025年联盟将实现商品、服务、资金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终极目标是建立类似于欧盟的经济联盟,形成一个拥有1.7亿人口的统一市场。欧亚经济联盟不等于欧亚联盟。

欧亚经济联盟发展包括建立统一经济空间,实行统一货币,建立共同能源市场,实现商品和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等。根据条约,欧亚经济联盟于2016年之前建立统一的药品市场,2019年之前建立统一的电力市场,2025年之前建立统一的石油、天然气市场。到2025年俄白哈三国将实现商品、服务、资金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终极目标是建立类似于欧盟的经济联盟,形成一个拥有1.7亿人口的统一市场。该组织与我国的“现代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某些共同的目标,但也有较大的不同,我们在实施“一带”倡议中,要特别注意。

上海合作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英语: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sation,简称SCO;俄语:Шанхайская организация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а,简称ШОС),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吉尔吉斯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于2001年6月15日在中国上海宣布成立的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前身是1996年4月26日建立的“上海五国”会晤机制。现成员国有: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2015年7月加入)、印度(2015年7月加入);观察员有:伊朗、阿富汗、蒙古、白俄罗斯;对话伙伴有:斯里兰卡、土耳其、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柬埔寨和尼泊尔。成员国总面积为3018.9万平方公里,即欧亚大陆总面积的3/5,人口约16亿。

上合组织的成立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它标志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对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领域里的重大挑战。这个组织的成员在不断扩大,有可能让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的更多国家参与进入,密切关注其发展运作,对我国“走出去”战略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简称亚投行,AIIB):

亚投行是由中国主导建立起来的世界性政府间国际组织,政府间的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是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宗旨是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强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2014年10月24日,包括中国、印度、新加坡等在内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签约,共同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截至2015年4月15日,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确定为57个,其中域内国家37个、域外国家20个。 涵盖了除美、日之外的主要西方国家 ,以及亚欧区域的大部分国家,成员遍及五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今后仍可以作为普通成员加入亚投行。总部设在北京。 亚投行法定资本为1000亿美元。首任行长为金立群。

亚投行的业务是援助亚太地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全面投入运营后,亚投行将运用一系列支持方式为亚洲各国的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包括贷款、股权投资以及提供担保等,以振兴包括交通、能源、电信、农业和城市发展在内的各个行业投资。它成立后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投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其中一项就是从北京到巴格达的铁路建设,这是一个雄伟的目标工程。

亚投行在我国大步“走出去”时成立,顺天时地利人和之三好,必将发挥极大的作用。

中国进出口银行(The Export-Import Bank of China):

1994年成立,是我国国有政策性银行,经营范围是出口信贷和进口信贷。进出口银行是中国外经贸支持体系的重要力量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机电产品、成套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对外承包工程及各类境外投资的政策性融资主渠道、外国政府贷款的主要转贷行和中国政府援外优惠贷款的承贷行。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外经贸政策、金融政策和外交政策,为扩大中国机电产品、成套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近年来,推动企业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境外投资,促进对外关系发展和国际经贸合作,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是该行新的重大职责。“走出去”企业,需要融资,应该密切关注并与之联系。

国家开发银行(China Development Bank):

1994年3月成立,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政策性金融机构,直属国务院领导。目前在全国设有32家分行和4家代表处。成立以来,在关系国家经济发展命脉的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重大项目及配套工程建设中,发挥长期融资领域主力银行作用。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根据国家开发银行的具体情况,将为“走出去”战略提供尽可能多的金融支持。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新开发银行,New Development Bank):

又名金砖银行,由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5国英文字母第一个构成BRICS,意为砖)共同商量成立。是在2012年提出的,2014年7月15日建立,2015年7月21日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正式开业。成立地点是南非的德班,总部在中国上海。首任行长是印度人瓦曼·卡马特(K.V.Kamath)。成立目的是金砖国家为避免在下一轮金融危机中受到货币不稳定的影响,缓解对美元、欧元的过度依赖,构筑一个共同的金融安全网,可以借助这个资金池兑换一部分外汇用来应急。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类似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启动资金为500亿美元,最终达到1000亿美元。金砖国家领导人还考虑成立一个被称为“金砖应急储备安排”的基金,旨在向陷入经济危机的国家提供援助的经济稳定基金。储备基金为1000亿美元,用于金砖国家应对金融突发事件,其中中国提供410亿美元,俄罗斯、巴西和印度分别提供180亿美元,南非提供其余的50亿美元。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主要资助金砖国家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对金砖国家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不只面向5个金砖国家,而是面向全部发展中国家,作为金砖成员国,可能会获得优先贷款权。我们对外投资,相当一部分资金与此银行有关。

丝路基金:

是由中国外汇储备、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共同出资,按照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原则设立的中长期开发投资基金,重点是在“一带一路”发展进程中寻找投资机会并提供相应的投融资服务。首期资本金100亿美元中,外汇储备通过其投资平台出资65亿美元,中投、进出口银行、国开行亦分别出资15亿、15亿和5亿美元 。2014年12月29日,丝路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注册成立,并正式开始运行,金琦出任公司董事长 。

丝路基金可以看作PE(私募基金),但比一般PE回收期限要放得更长一些。丝路基金与亚投行之间不同在于,亚投行是政府间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在其框架下,各成员国都要出资,且以贷款业务为主。而丝路基金,由于其类似PE的属性,主要针对有资金且想投资的主体加入,且股权投资可能占更大比重 。按照专家建议,类似于丝路基金的基金总量未来应达到4000亿美元左右。这既有利于外汇储备投资的多元化,又可以为国内相关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亚非拉等地区在基础建设、资源能源开发等领域,都非常渴求中国的资金、人员、技术及管理支持。丝路基金同其他全球和区域多边开发银行的关系是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替代的,将在现行国际经济金融秩序下运行。丝路基金的成立,将有力助推“一带一路”建设,打造亚洲地区互联互通的“高铁速度 ”。

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ADB):

这是一个致力于促进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发展中成员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区域性政府间金融开发机构。自1999年以来,特别强调扶贫为其首要战略目标。它不是联合国下属机构,但它是联合国亚太经社会赞助建立的机构,同联合国及其区域和专门机构有密切的联系。亚行创建于1966年11月24日,总部设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截至2013年12月底,亚行有67个成员,其中48个来自亚太地区,19个来自其他地区。中国于1986年3月10日加入亚行。按各国认股份额,中国居第三位(6.44%),日本和美国并列第一(15.60%)。美国和日本共同主导亚洲开发银行。无论是世界银行还是亚洲银行,要获得贷款,都要在政府透明度、意识形态等方面通过考核,还有环保、雇佣、招投标等方面的多种要求。各种考核动辄需要一两年,不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更有可能延误时机。除了条件苛刻、效率不高之外,更大的问题还是这些金融机构根本无法满足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