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飞机产业

(二)飞机产业

乘坐飞机对中国14亿居民来说,多数人经济上不成问题,随着休闲时间增多,越来越多的居民将乘坐飞机出行。但在目前,大家乘坐的都是外国制造的飞机,很难想象到我国会有自己的大型客机。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国家,只进口别国飞机自己不能制造要长久下去吗?绝对不可以!一个国家的产业是否可以壮大,首先是看其市场是否能够接受,对小国家来说,国内市场小,可以通过出口,但是,缺点是没有本国市场作为基础需求,难以成长壮大和走强,无法赢得更多的出口市场。我国则不一样,巨大的国内市场足可以让产业发展壮大并走强,我国的飞机产业发展就是如此。[7]

大飞机一般是指起飞总重超过100吨的运输类飞机,包括军用、民用大型运输机,也包括150座以上的干线客机。大飞机研制需要高精尖的技术、雄厚的资金和较长的时间。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欧洲四国和俄罗斯具有制造大飞机的能力,而占领国际市场的只有美国的波音和欧洲的空客。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中国大飞机制造格局于2010年清晰地浮出水面,大飞机C919是中国制造的。其中的C既是中国(China)的首字母,也是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国商飞”)英文缩写COMAC的首字母。同时,也寓意着中国商飞立志要跻身国际大型客机市场,与空中客车(Airbus)和波音(Boeing)一起在国际大型客机制造业中形成ABC格局。大飞机C919的问世、庞大的内部市场需求,能推动中国坐上世界飞机制造业第三把交椅吗?回答是可能的。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尚未掌握大飞机的核心技术,C919起落架、航电系统等较为关键的零部件暂时也只能由国外制造商来提供。与欧美争夺世界飞机市场的还有俄罗斯、日本、印度和巴西,它们都是我国的竞争强手。尽管我国航空制造业基础薄弱,但立志于制造自己国产商用大飞机的梦想由来已久,行动几十年了,目前到了加速追赶时期。我国为何要在极为薄弱的飞机制造上努力争 强,有多方面原因,如国防建设和经济领域需求等等,但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自身的和国际的巨大市场需求。按中国商用飞机2010—2029年市场预测年报显示,从全球来看,到2029年大、中、小飞机的数量需求将各达到7540架、23162架和4259架,我国需求将占到相当部分。以2010年目录价格为基准,未来20年新机交付市场价值将分别达到16823亿美元、15805亿美元和1335亿美元。这是多么大的经济利益啊!因此,研发自己的大型客机都势在必然,动力十足。

经过奋发图强研发,2014年C919实现了首飞,在第八届中国(珠海)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C919获得了100架启动订单,这确实让国人兴奋了一番。尽管C919已经有了100架的启动订单,但中国尚未掌握大型飞机的核心制造技术,目前世界上拥有这项技术的只有美国、欧盟和俄罗斯。日本在核心零部件发动机方面的制造能力也很强。尽管它们都在控制技术,但是,我国通过自己研发和与它们合作,将大大缩小我国与它们的距离。由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国产大飞机C919大型客机项目在液压、燃油、空气管理、辅助动力装置及照明等五大系统设备合作意向书正式签署,是中国与外国供应商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成果,对加快大型客机项目实施,打造完整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用飞机产业链,具有重要的意义。合作的实现,将使我国大飞机产业在关键的五个方面有极大的提高,加速我国大飞机产业向世界前三强进军。

经过两年的改进和一系列配套活动,我国的大飞机C919终于组装成功,于2015年11月2日在上海浦东下线并面世。这是在上述国际合作基础上大大改进了的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飞机,是中国完全自己制造的大飞机。此大飞机虽然还要经过国际上很多数据的考验和领取国际适航证,但是,它的先进性已经为国内外认可,已有200多架的订货需求,2016年已经下线出厂,实验首航,未来将有近千架的订单需求。

研究表明,飞机制造业的发展能够带动多个学科领域和产业部门的进步,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有较大的拉动效应。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在资金和政策上也给予了飞机制造业很大的支持,其中对研发活动的支持力度最大,对飞机制造业创新产出有极大的影响。[8]

飞机产业发展,还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问题,诸如关键性材料的突破等,2014年,中国战机歼31亮相珠海航展,这款被誉为世界先进战机“第一集团代表”引起全世界的关注。这彰显着中国大飞机制造的时代巨大力量。其中,中国大飞机制造的关键材料钛,让世界极为瞩目。中国钛工业在世界钛工业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目前中国钛工业在高端产品的制造和应用上与钛工业强国仅有一步之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分析报告数据显示,中国海绵钛产能15万吨/年,产能占全球47.4%左右。中国海绵钛的产量从2001年的2468吨到2013年的81171吨,增长了31.99倍;同期,钛加工材的产量增长8.4倍。2012年中国钛材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的36.4%,稳居世界第一位,这是中国走向大飞机王国的重要基础之一。[9]

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RJ-21支线飞机于2010年4月首飞成功,为我国设计制造大飞机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和市场营销经验,开始了自行研发运输类飞机的新阶段。与此同时ARJ21-700支线客机中国商用飞机公司于2010年争取得到美国 FAA 适航认证,以取得进入国际市场的准入证。预计中国在未来20年里对该机种的需求达1400架。中国商飞公司在成功开发出ARJ21-700/900支线客机后决定研发150座级客机,定于2020年前后投放市场,由此也使中国商飞公司直接将美国波音和欧洲空客作为了挑战目标。

飞机制造业是体现一个国家制造业技术、组织能力和投资力度的战略性产业。各国包括中国在内,在飞机制造业中的领先地位将会影响到在21世纪竞争中获胜的能力,保持和创造飞机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中国的无人机生产,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中国的通用航空、直升机制造业,海洋、农 业、森林、草原、旅游观光,对其都有极大的需求。由于雄厚的工业基础和有力的国家财力物力人才支持,巨大的市场培育,飞机制造业发展壮大,走出国门已经是可以看到的事实了。

从以上我国飞机产业的迅速发展情况看,可以满怀信心地说,我国的飞机产业,如此发展下去,必会成为如同美国和欧洲相当的水平,在产业强大后,除了出口及附带的技术服务等创汇活动,与国外进行合作研发,对外投资进行生产,是顺理成章的事,必然会占领国际市场的相当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