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海外农业国土的方式方法
中国农业“走出去”,绝对不仅是买地,而是全方位和立体式的,包括贸易和技术交流,有下面方式方法:
租赁经营:这是比较容易达成的项目,世界上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缺少的国家都可以,如俄罗斯及非洲、拉美、东南亚、东欧国家优先考虑。
合作经营:我国提供资金、技术和劳动力,利用东道国的土地和水资源,上述国家都可以,相对于独资和合资经营问题不是很多,关键是合同的确定。
合资经营:利用东道国的土地资源和现在的农业,我方出资或者购买土地,双方进行农业企业经营。种植业、养殖业、食品加工业都可以。
购买土地独资经营:这是最好的方式,但是,只有东道国法律允许土地买卖才可以实行。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限制较严格。但是,个别国家法律也有允许的例外。此方式进入较难,但是,只要精心选择,多做对方工作,是可以进行的。
合作研发:在植物、动物优良品种改良和研发方面,与发达国家进行合作,与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交流和服务,目标是得到优良品种或出售先进技术优良品种。技术“引进”,提升核心竞争力,培育农业开放发展新优势。
兼并和收购加工企业:与工业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并购方式一样,关键是选择目标企业和进行艰苦的之前和之后工作。
劳务输出:世界上缺少农业劳动力或一般技术的甚至高级技术的国家不少,而我国有庞大的各种劳动力资源,完全可以胜任此工作。对有的农业企业来说,出口其农产品还真不如农业劳动力的输出。
经济移民:这是最复杂和艰难的项目,但并非不可能。我们所见多是富有的国民到国外购买房地产,用来自己享受或个别用于出租得利。我们这个方式的性质不同于那个。个人主动与国家支持相结合,让有资本和经营能力的农户走出国门,成为外国的农业人口,以双方都可接受的方式进行。目前,在加拿大已经有范例。
农业金融:缺少农业运转资金的国家不在少处,只要他们需要,我们经过谈判,可以扩大我们的贷款,得到不少于直接投资的利益。当前,“资金融通”为农业“走出去”提供了重要支撑。“三行一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上合组织开发银行和丝路基金4个平台,以及地方政府及其他基金的建立、银行等社会资本的融入,都将为“一带一路”输送源源不断的资金。这些资金对于农业“走出去”企业来说可谓“久旱逢甘霖”。[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