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政府
1.尽快与1/3没有签署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的国家谈判,及早签署。根据形势发展和不同的国情,不留漏洞,充实内容,落实具体保护措施。
2.建立健全风险预测、监测预警、监督管理、处理等一体化的风险管理体系。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经常性监督、检查,防患于未然。
3.借鉴美国做法,建立、健全我国对外投资保险制度体系,给对外投资企业和个人以“定心丸”,如果政治、不可抗力风险损失发生,及时给予相应的补偿。
4.做好全方位的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提高服务质量,进行无偿的全面信息服务。在当今风云变幻,海量信息,传播光速的情况下,及时得到对方各种信息,是应对一切风险的先决条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古今中外皆适用。
5.完善和做好政策支持体系,根据形势需要,不断出台新的支持政策,落实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特别在财政、信贷、外汇等方面给予强有力的支持。
6.加强监督和管理,特别对国有企业,加强境外国有资产的监管力度。
(三)社会
“走出去”战略是我们中华民族繁荣富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国际“战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日本在二战后崛起为世界经济第二大国,与大和民族顽强不屈、勇于拼搏、不服输的精神和行动有关。我国对外投资总量和效益要想超过日本,必须学习日本国民重视对外投资,并把对外投资当作其生存发展的必要手段。
1.从战略高度上认识我国的对外投资。从开拓境外“经济领土”和确保经济安全的高度来看待对外投资,并对海外风险加以关注和评估。
2.有条件的人要积极参与到对外投资的活动中去,尽其所能,防范与规避风险。
3.所有单位,包括新闻媒体、科学研究事业单位及各种社会团体组织,都应该从信息和自身工作上给予关心支持,对外投资的兴衰成败、风险损失都与之有关。
4.海外华人华侨及留学生,应该为“走出去”的企业和个人,在信息服务、风险防范和化解等方面,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注释】
[1]张磊:《企业指导:龚余万: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分析》,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硕士论文,2012年5月。
[2]张磊:《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分析》,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硕士论文,2012年5月。
[3][美]David H. Holt,Karen W. Wigginton:《〈经济学家〉的国家风险分析法》,载《跨国管理(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6页;孔海德:《中央企业国际战略定位与风险控制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13年5月。
[4]孔海德:《中央企业国际战略定位与风险控制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13年5月。
[5]何帆:《中国对外投资的国际环境与四大风险》,新华网,2015年3月18日。作者为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
[6]石泉:《国家政治风险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来自112个国家的经验证据》,华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12月。
[7]李文友:《跨国资源并购五个失败案例教训分析》,《凤凰财经》,2015年06月10日。
[8]《中国企业在利比亚工程受损200亿美元》,《北京商报》,2011年04月25日。
[9]《中国在缅甸哪些投资或损失惨重?》,《对外投资与合作》,腾讯财经,2015年3月20日;《中缅“战略铁路”计划遭缅甸当地民众多次抗议搁浅》,环球时报-环球网(北京),2014年7月22日。
[10]《加拿大质疑华人买农田动机,法媒渲染中国海外威胁》,环球时报-环球网,2013年6月24日。
[11]《中国企业在海外的苦辣酸甜》,《对外投资与合作》,晨哨网,2015年5月14日。
[12]乔希·诺布尔:《中国海外投资缺乏应对政治风险的经验》,何黎译,英国《金融时报》,2015年2月25日。
[13]《看清中国对美投资的难点与风险》,德国之声中文网,2015年3月9日。
[14]付尚:《中国油企海外“抄底”的诱惑与陷阱》,《对外投资与合作》,晨哨网,2015年1月11日。
[15]赵磊:《中央党校教授纠正“一带一路”十大误区》,《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年6月9日。
[16]Ian Bremmer:《印度拥抱非洲,欲与中国一争高下?》,李翔译,《对外投资与合作》,财富中文网,2014年12月9日。
[17]《中企海外投资八大法律风险防范策略》,《对外投资与合作》,2014年11月19日。
[18]徐索菲、孙明慧:《中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风险防范的国际经验借鉴》,《学术交流》,2014年第5期,第116-120页。
[19]黄兆华:《日本企业国际化的四点启示》,微信平台:正略管理评论,2015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