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育、科研
理论和实践证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与其现代的GNP或财政经济力是呈现密切相关关系的。我国大学在世界大学排名逐年提升是与我国对教育科研不断加大投资的结果。尽管我国大学在世界排名中目前不是很理想,但是,由于我国按数量具有世界上最多的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在经济高速增长、财政力量不断加大投入的态势下,教育和科研总体水平在逐渐提高。目前已经显示出相当的国际竞争力,可以相信,我国的教育和科研,随着经济与财力的增长而逐渐提高,作为教育和科研大国,坚持下去,必然会成为教育与科研强国。
以我国目前重视教育的程度看,无论是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及研究生教育,还是社会上电大、函授、夜大等和出校后的各级部门的继续教育,都显示出一种力争上游和终生接受教育的氛围与习惯,教育规模世界之最,教育创新与改革永不停步。这种坚持不懈的努力,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各种人才,是我国人力或人才的摇篮和源泉。加之就业与择业竞争的激烈,客观促进着教育人才和教育成果向优秀化、高端化迈进,这是我国教育的一大特色。
我国的两院院士制度,不断改革创新,聚集着各学科领域的领军者。
我国的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支持力度逐年加大,科研成果及转化效果日益明显。企业科研在市场机制和政府政策优惠下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从我国资本市场设立创业板、第三板,政府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种风险投资基金建立来看,激励机制正起着重大作用,科技成果的产出率逐年增高。
社会科学研究,它如同计算机的软件一样起作用,没有先进的软件不断跟上,硬件运转效果很差甚至瘫痪。智库是一个国家战略决策的智慧源泉,重视智库建设也是不可缺少的,虽然我国最近几年才明确提出建立国家和民间智库,但是,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早已经进行,很多国家重大事务多由智库提供方案,今后将更加重视各类知库的建设与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端的策略与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