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化服务业
在WTO《服务贸易总协定》划分的12大类中,我们明显地看出,我国的文化精神产品服务,主要属于其中的2、5、10大类,有个别属于1、4、9大类。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对文化产业的分类(国家统计局,2004):文化及相关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它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文化服务,包括:(1)新闻服务:各种纸质媒体的新闻服务。(2)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书、报、刊、音像品的制作、出版、发行及版权服务。(3)广播、电视、电影服务:还包括卫星服务。(4)文化艺术服务:所有文化、艺术创作和表演,还应包括教育培训服务。(5)网络文化服务:各种互联网文化服务。(6)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包括旅游文化、娱乐休闲文化服务。(7)其他文化服务,包括广告、会议及会展服务。
第二部分是相关文化服务,包括:(8)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物质产品的生产。(9)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文化物质产品的销售。
文化从性质上看,可分为事业和产业。作为产业的文化,它属于经济范畴,有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两个方面,如果文化产品从事进出口,对外投资和引资,则涉及国际贸易的规则和受WTO的《服务贸易总协定》管辖。文化的“服务”,即是名词又是动词,产业内容和范围庞大。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对外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货物进出口贸易位居世界第一。然而,服务贸易很落后,作为文化大国,文化产业的出口,与其经济大国、货物贸易大国极不相称。2010年,中国的文化影响力仅居世界第7,文化竞争力更是排名世界第24:中国大陆文化产业只占世界文化市场份额的3%。[8]由此,我们必须重视文化产业的对外发展。下面简要分析几个文化产业。
1.教育培训。这是广义的教育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种学校和培训中心潮水般地建立起来,确实培养了大量人才,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相对教育培训的国际竞争方面,我国严重落后。我国每年出国留学的人数有几十万,而进入我国留学的不过每年几万到十万多。这是严重的教育服务贸易逆差。根据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我国出口留学人数还会大量增加,不仅要花去更多的宝贵外汇,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教育产业国际竞争力弱,更显示了作为世界人口大国,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其文化教育在现代相对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不过,从我们教育产业发展态势看,我们的实力和竞争力在增加。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看中我国的教育和经济发展,来华学习和寻找工作的人日益增多。知识经济下的综合国力源于—先进科学技术及管理—各类优秀人才—优质的教育资源。根据我国的经济和文化力量,我国具备建立世界优秀大学的条件和能力,应该在自己发展壮大做强的同时,奋力地走向世界,改变目前境外教育产业潮水般涌来吸收我国学生的状况。
我国教育产业,如何走向世界呢?作为对外投资研究,应该从下面着手:可以“商业存在”形式在境外开办教育培训机构,如建立孔子学院,其他教育培训机构,大力传授中国语言、文化和历史,增加汉语在世界上的利用范围和力度;附带的是我们的教育者以个人或组织身份到境外从事教育,这是“自然人流动”的服务形式;到境外与东道国相应教育培训机构合作办学,目前是我们吸引的境外办学机构到境内的多,几乎所有“211大学”都有了,多数是人家主动进来,或者是我国请进来,今后要我们“走出去”超过“引进来”,从教育服务提供方式上讲,就是我们的“境外消费”要小于外国来境内的消费;最为重要的方式,与旅游产业一样,在我们境内,大力投资,加强教育培训产业的竞争力,吸引更多的境外留学人员来我国留学、培训,这等于是对外投资了,境外人进行教育消费。还有一种方式,即“跨境支付”,用远程教学方式,为境外提供教育,我们很少利用,今后应该如发达国家那样,把优质教育资源,通过网络教育形式提供给境外学习者。还有,“自然人流动”方面,我们外聘请来的教育工作者多,而我们去境外工作的教育者极少,即“引进多”而“输出少”,应该彻底改变这样的状况。可以相信,未来我们的教育产业,会如现在境外教育产业向我们投资一样,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中国的汉语,会如现今的英语相当,在世界范围广泛地应用。[9]
2.影视娱乐。这是文化产业的重要领域,如戏剧、电影、电视剧、动漫、音乐、歌舞等,以娱乐形式展现,但它寓教于乐,是传播文化和思想的重要阵地,我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国力的因素之一。正如做思想教育工作一样,不能轻视它们的正、副作用。改革开放后,在我们文化娱乐贫乏时,引进了大量外国电影片和电视剧,境外经典剧作、动漫,补充我们贫乏的同时,占据了我们的市场,如欧洲和俄罗斯的戏剧和爱乐团、舞蹈,美国电影、韩国电视剧、日本的动漫,印度、巴基斯坦的电影、歌曲、舞蹈等等。表面看是国际正常的互通有无,大家在享受文体娱乐,实际上是该类文化产业在激烈的竞争,不仅仅是经济利益,更为重要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在世界上的竞争能力表现。目前看,我们在这方面还是贸易逆差,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忧虑。在享受外国大片和音乐、舞蹈时,不要忘记了我国的精神和文化。这个领域的国际竞争与突出表现在文化软实力即这些作品的竞争。中国几千年文化沉淀,优秀的东西数不胜数,要深深挖掘,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创新,强大自己的这类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国际竞争力。如果说硬实力即经济力上去了,但我们的文化软实力落后,将会拖累我国整体发展。这类产业的对外投资,则与前面的教育培训一样,主要是在国内进行。该类产品出口或说是投资、服务是以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形式进行,商业存在形式较少,自然人流动也少,但是,服务贸易提供方式的四种,都应该运用起来,全面增强我国的竞争力。做好一部优秀影片和剧作,相当于出口多少数量的物质产品?经济利益也在激发我们的动力。这方面的对外投资,是不容忽视的。
3.新闻广播和出版业。新闻、广播,从表面看是政治,其实是政治、经济实力的表现,由硬件和软件组成,没有相当的经济力支撑是发展壮大不了的。至于其服务,表面看是公益事业,其实在运行中客观上支持了实体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和我国港台地区,都有强大的这类产业。其广播电台(包括卫星广播)、电视台、报纸及现在的各种网络媒体,都反映了它们的政治与经济实力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在公益事业名义运行下,附带有经济利益在其中,如广告和制作其他增值宣传品,搞多种多样的活动,包含的经济价值不菲,有的特别惊人,如纯粹的广告业利润丰厚甚至是垄断暴利。此方面我们如何投资,增强国际竞争力,方法是:在境内,用更多的财力物力人力,增强产业的活力和实力,在进行政治宣传为实体经济给予精神动力的同时,附带对外的增值服务,如给境外做广告,卫星通信服务,是他们跨境消费,我们跨境外交付。WTO把此作为一个服务业产业来看待,就是它拥有了经济的功能和作用,各国都不会轻视它,极力加强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出版业,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出书,它与前面不同,极少是公益的,几乎全是经济活动。人类社会的成果,除了实物,精神价值的东西多是由出版物来保存和展现。出版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每年的经济价值统计在册。从改革开放30多年来看,我国由当初的出版物贫乏单调,到如今的繁荣昌盛,说明此产业是随着物质产业发展而发展的。既然如此,它也有国际竞争力问题。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沉积了浩繁的文化精神作品。上至天文地理,政治、经济、军事、中医中药,下至古代的诗经、诗歌、经典史记,历史纪事、人物传记、经典小说、戏剧等等;现代的电视剧本、小说、诗歌、文学报告、散文等等;外加我们现在的报纸杂志数千种类、学术著作等等,各种出版物,真是浩如烟海。我国是出版业大国,但是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比较起来,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还不是很大。主要表现为我国出版和翻译的境外图书多,出版到境外和汉语书在境外相对少。就我国语言类书籍说,外文特别是英文的出版物到处都是,而我们汉语书在境外较少,汉语作为境外人学习并使用的教科书少。这与我国有五千文明史、近14亿人口的大国极不相称。如何对外投资,提高我国出版业的国际竞争力,应该做以下工作:精选我国优秀的作品(纸质的、音像的、网络的),通过翻译或直接用汉语出版,用各种方式(包括网站)推向境外市场;与境外华人出版界和社团合作,把能展现我国优秀文化的作品优先出版,也可与境外其他出版社和杂志社合作,在共同利益下,推出我国优秀作品。充分利用《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原则和宗旨,以版权转让、出版物出口和“商业存在”、“跨境交付”甚至“境外消费”、“自然人流动”服务提供方式综合运用,把我国出版业国际竞争力提升上去。可以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奋斗,我国的出版业会如货物贸易一样,将会登上世界头把交椅。
4.文化艺术。五千年文明史,沉积了无数的文物、艺术品、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此不论说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这是取之不尽的中国非物质和部分物质财富,可以说是“无价之宝”。如汉族的琴棋书画、美术制作等;各地方和各民族的戏剧和其他文艺表演,如戏剧及腔调上百种,武术、马戏、魔术、杂技、木偶戏、皮影等;传统工艺雕塑、纺织、剪纸等;各民族的舞蹈、音乐及独特的风俗习惯;影响深远的全国传统节日;反映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文物、各类艺术品、古玩等等。加上近现代和当代的创作发明,可以说应有尽有,看看我国从事艺术品、古玩收藏品交易的公司就知道了,可以说是世界之最,这些构成了我国的部分软实力和综合国力。
作为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能在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和金融赶上和超过多数发达国家,那么,在历史上曾经称雄世界的文化艺术,在当代情况下,不能再落后了,应该走向世界。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和宗旨,为我们走向世界指出了方向,作为我国的第三产业或说是文化服务业,要从国际竞争力上来看这个软实力,从服务贸易提供四种方式上下功夫。这个产业的“对外投资”,如同前面类似,首先是挖掘优秀遗产,加以创新发展,然后,自己强大后以四种方式向外输出。“跨境交付”和“境内消费”,就是我们在境内吸引境外人来接受并消费这些服务或者我们到境外提供服务让他们消费。有条件的话,可以“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形式,在境外设立机构或人员到境外进行服务,这些都是增进我们文化艺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形式。也可以用创新的有形产品出口创汇。
5.会展业。会展业,包括定期定点的贸易博览会,不定期定点的贸易展览会,还有全世界性的世界博览会,世界休闲博览会等。有在境内举办的,有在境外举办的。有以国家出面举办的,有以地方举办的,可以说五花八门,但目的是一个:显示自己产品的优势,达成更多的交易。会展业是现代商贸的一种独特形式,它的经济效应和窗口示范效应极为明显,是打造国际贸易的基础设施,提高对外贸易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同时,它也是包涵文化元素的产业,我们不能仅仅看到它的经济利益,也应该看到它的文化性质,有些公益性的展览,也附带在我们的会展业中。我国作为世界货物贸易和出口贸易世界第一大国,也是会展大国,(如广州交流会,上海商品展览会,乌鲁木齐洽谈会,义乌小商品展览会),各个代表性地区的博览会和各种各样的展览会,还有各地的对外物资交流和招商引资会,每年组织各地到境外进行的展览会,参加境外的博览会,它们都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比起德国、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来,我们还有很多不足,规模是大,但某些方面不如贸易强国,需要改进和创新的地方很多。今后要向它们学习,不断改进,成为真正的会展强国,为我国经济贸易投资做出更大贡献。这里讲到对外投资和会展服务业,是个广义的概念,要从多方面着手。今后的方向是:学习德国先进办展模式和经验,引进来,走出去。重点培育世界级会展品牌,提高会展国际竞争力。一是加强境内的会展业发展,已经壮大了,今后要在做强和特色上下功夫。二是走出国门,投资设立或租用国际著名博览会场地或展览会,在境外定期或常年设立展览。三是与境外著名博览会、展览会合作,充分利用它们的名气和优越区位,特别是与新加坡会展业等合作,增加我们的参与力度。四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做好网上会展,与电商结合,共同打造境内境外、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格局。
(课题负责人:冯明、王建邦,执笔人:王建邦;浙江省利用外资发展现代服务业研究,2005年浙江省商务厅重点研究课题。)
【注释】
[1]王建邦(课题主持人和执笔人):《重要资源性产品进口供应保障体系研究—以浙江木材进口为例》,浙江省商务厅2007年竞争立项课题,课题承担单位:浙江农林大学国际贸易研究所。
[2]《粮食危机与中国农业》微信平台:对外投资与合作,2014年12月17日。
[3]鲍亮亮、胡旭:《食品行业“走出去”从踏稳第一步开始》,微信平台:对外投资与合作,2015rh年2月16日。
[4]邱林:有文章称“中国‘海外屯田’步伐其实有点慢”,2013年9月23日。
[5]要翻身:涉农企业“走出去”的探索,微信平台:对外投资与合作,2015年4月21日,“对外投资与合作”;粮食危机与中国农业,微信平台,对外投资与合作,2014年12月17日。
[6]周小苑:《农业走出去借力“一带一路” 或催生7500亿海外投资市场》,微信平台:对外投资与合作,2015年6月15日);王建邦(课题主持人和执笔人):《重要资源性产品进口供应保障体系研究—以浙江木材进口为例》,浙江省商务厅2007年竞争立项课题,课题承担单位:浙江农林大学国际贸易研究所。
[7]薛荣久、赵玉焕:《世界贸易组织概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2010年。
[9]王哲:《〈服务贸易总协定〉框架下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