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投资环境与企业自身问题
除了上面所述的四个方面外,目前我国对外投资还存在和面临其他问题:
1.境外投资环境严峻,投资风险发生概率增加。一般说来,投资环境越复杂,投资风险发生概率越大。2008年爆发全球性金融危机以来,整个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持续放缓,导致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难度增大,投资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与此同时,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诱导印度、南非、澳大利亚等新兴经济体收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全球性的贸易保护主义借机回潮。据统计,截至2013年末,世界各国共推出了近300项隐形贸易壁垒。知识产权保护限制、绿色贸易、卫生免疫检查、歧视性政府采购等贸易壁垒,成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遭遇风险不断增多的重要原因。
2.相当多的对外投资公司治理水平不高,风险控制能力薄弱。目前我国占海外投资比重日益增加的民营、民间中小企业高层的风险管理意识薄弱,致使海外投资风险管理流程形同虚设,公司风险识别、风险度量、风险应对成为软肋。许多企业在海外投资区域、行业和项目选择过程中存在盲目性、非系统性和短视行为,尚未建立起集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信息沟通、业绩评估等方面健全的风险内部控制体系。同时,我国海外投资企业缺乏复合型国际化人才。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复杂起来,我国企业将面临更多的政治、宗教、民族等非传统风险类型,需要一批精通企业风险管理业务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3.新型风险不断增多,防控难度骤然加大。企业除了应对传统的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文化风险、竞争风险、道德风险等外,随着境外投资规模的扩大和领域延伸,企业面临的风险类型也逐步增多。首先,在全球生态环境恶化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对来自境外的投资项目加强监管和调控,我国企业境外投资大多属于污染环境的基础产业,生态安全纠纷引发新型投资风险。如2012年澳大利亚政府开始开征碳排放税,导致投资的钢铁、电力和矿产资源等项目的成本上升,投资风险增大。其次,面对美元走强或走弱,人民币贬值或升值,两种情况有相反的效应,涉及兑换、利率调整、通货膨胀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增加决策难度。此外,大多数企业在境外直接投资都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情况,制约企业的投资评估与风险防控。随着进入国家和地区扩大,政治和文化风险自然增加。
4.竞争对手日益增多。我国投资的几乎所有领域,都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日本是目前最大的竞争对手,在印度尼西亚高铁投标竞争中多次与我国较量,在东南亚其他国家和南美洲地区,都与我国形成强有力的对抗。印度在非洲的投资和贸易与我国形成直接竞争。欧美发达国家在非洲的援助和投资与贸易,比我们更早,分量大,我国援助处于相对劣势。如在澳洲和南美、中美,美国和欧洲原宗主国的投资与贸易,在东南亚,又受到日本和欧美、印度、俄罗斯等的插手和竞争。还有一些新起的发展中国家,也会在某个行业与我国企业形成激烈的竞争。
此外,“一带一路”沿线国是我们的重点投资地区,但是,在“丝绸之路经济带”,面临宗教极端和分裂主义、恐怖主义的威胁。在“海上丝绸之路”,南海周边国家与我国的海域纠纷,航道方面,日本、美国、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都在此海域有利益争夺,我国面临的对峙和难题增多。[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