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益创新和增长的技术和知识产权资本
我国知识分子队伍日益扩大,拥有世界上人数最多的科研工作者,国家资助鼓励研发,社会资助研发,企业研发,每年申请的专利在快速增长,表明知识产权资本增长速度很快。这无疑是我国现实和潜在的无形资产,是我国走上世界的关键资本之一。加之实用技术,特别是对广大发展中国家非常适用的工农牧产业技术,具有现实和潜在的输出能力。我国知识产权局信息表明,2014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发明专利申请92.8万件,同比增长12.5%,连续4年位居世界第一。其中授权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3.3万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新水平,发明专利申请占比超过实用新型专利,专利申请结构显著优化。数据显示,我国专利创造重心继续向技术水平较高的发明专利倾斜,创新水平不断提高,发明专利引领创新发展的“龙头”作用更加突出。[7]
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4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显示,全球专利年申请量2013年继续强劲增长,这主要得益于中国两位数的增长势头。在全世界260万件专利申请中,约有1/3是中国提出的,其次是美国和日本。 今年的报告显示,全球专利申请的增长主要是由于中国的贡献。中国在世界知识产权申请方面已经遥遥领先。中国的专利申请、商标申请和设计申请都是世界上最多的。从专利申请来看,2013年全世界共提交了约257万件专利申请,其中中国82万多件,占世界总量的32.1%;美国占22.3%。日本占12.7%,欧洲在全世界的份额降至5.8%。中国专利申请的快速增长与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变直接相关。从战略上讲,中国已经开始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从制造业向知识密集型产业过渡。从商标申请量看,中国也位居第一,为188万件;之后是美国为48万件,欧盟为32万件。在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方面,2013年全球增速有所放缓,但是,中国占全世界申请总量的53%。[8]
在经历了百年的屈辱与落后、改革开放38年的巨大成就之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没有创新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我们举国创新,万众创业的观念和局面已经形成,中华民族的崛起将是确定无疑的,我国在知识产权资本方面将位居世界第一,这个无穷无尽的资本,是我们走上世界、屹立于世界的最大资本。另据其他报道显示,我国的科技发展与实力,正在向世界顶峰迈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刘煜辉教授,根据国内外权威机构的数据,从中国科技人员发表的顶端科技论文与世界科技强国科技发展增长速度看,我国的科技实力正在加速逼近美国,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科技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出现了爆炸性的增长[9]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发布的《2016年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显示,中国已成为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二研发大国:从今年发布的这份报告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科技在全球的地位日益突出。800多页的报告中撷取一些关键数据看中国科技:理工科人才培养排名—世界第一;研发支出排名—世界第二;科技论文产量排名—世界第二;高技术制造增加值排名—世界第二;清洁能源投资排名—世界第一。[10]《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是以量化指标反映美国及世界科技状况的报告,以数据和事实为主,不提供政策建议。
我国政府对科技发展的规划更能说明未来科技的发展趋向。2015年5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纲要”指出: 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国家力量的核心支撑是科技创新能力。创新强则国运昌,创新弱则国运殆。我国近代落后挨打的重要原因是与历次科技革命失之交臂,导致科技弱、国力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真正用好科学技术这个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和有力杠杆。创新驱动是世界大势所趋,要全方位推进开放创新。抓住全球创新资源加速流动和我国经济地位上升的历史机遇,提高我国全球配置创新资源能力。支持企业面向全球布局创新网络,鼓励建立海外研发中心,按照国际规则并购、合资、参股国外创新型企业和研发机构,提高海外知识产权运营能力。以卫星、高铁、核能、超级计算机等为重点,推动我国先进技术和装备走出去。鼓励外商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支持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实现引资、引智、引技相结合。扩大开放。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最大限度用好全球创新资源,全面提升我国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位势,力争成为若干重要领域的引领者和重要规则制定的参与者。[11]这为我国科技创新和走向世界指明了方向,我们对外投资必须看清这个行动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