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并购的方式及基本程序

(四)跨国并购的方式及基本程序

从并购行业看,有行业内和行业外两种,行业内并购显示专业性,基本在一个产业内或产业内某个链条,如纺织与服装业,某个资源开采与加工业,某个制造业的一个或几个专业零配件,如万向集团并购美国企业;行业外并购显示出多元化特征,如一个民企并购境外其未涉及的领域,实现产业资本行业外转移。

从行为方式看,就是收购、兼并,前者是以合理和对方接受的价格收买过来,后者是以优势把处于弱势的企业吞并过来。

从产权角度看,有全部产权收购兼并和部分产权兼并收购,有直接并购与间接并购,前者是用自有资金和其他方式直接并购过来,后者是利用借用资金或联合其他企业并购。从效率和程序上讲,全部产权并购和直接并购较好,但针对中小企业实力小的特点,运用部分产权并购和间接并购较为顺利。[8]

并购程序首先是以并购目的选择地区与行业,确定某个行业与企业,前提是把并购的行业与企业相关经济、政治、政策等现实与前景充分搞清楚;其次是磋商谈判达成协议;再次是运用实际资源完成并购;最后是对资源进行整合,进行实质的企业运作。这几个步骤看起来简单,实际操作起来极为复杂,充满着艰辛与斗争,存在着不少的并购前风险与并购后风险。真正并购成功,特别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无法完全预测和防范的政治和不可抗力风险,政府应该给予全方位的风险提示和必要的扶持或救助。二是并购后与原企业的文化融合与人的沟通,这是最为关键的。国际并购不仅仅是商业行为,而且是人的沟通,文化的融合。学习、尊重企业所在国的文化是并购后成功运作的关键。见表3.1。

表3.1 并购与新建投资的比较

资料来源:根据Dunning…(1998,…2000,…2001)…相关文献整理。

【注释】

[1]彭牧青、郑瑜:《我国企业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研究》,《北方经贸》,2014年第5期,第15页。

[2]俊吉吉:《中外合资企业不稳定性的原因与对策研究—基于冲突、契约不完备性和知识转移观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4月。

[3]杨 华,谢德明:《项目融资的BOT模式》,《上海会计》,2003年第8期,第52-53页。

[4]曹特朝:《BOT融资研究—以沙角B厂为例》,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谭璐明:《BOT项目融资中的风险管理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3月。

[5]来源:中国政府采购供应商网,2014年11月5日。

[6]本章主要参考:《浙江民营企业创新境外投资与合作方式研究》,浙江省商务厅2008年竞争立项课题,2008年12月完成,课题主持人和执笔人:王建邦。

[7]卢轲:《跨国并购理论研究综述》,《北方经济》,2008年第11期,第31页。

[8]任艳艳:《跨国并购理论的多视角研究》,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