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电产业
我国家电产业规模早已位居世界第一,现在仍然技术在不断升级,产品在不断更新换代。我国家电产业国际化已经走过了要素寻求型、市场寻求型、效率寻求型和技术寻求型四个阶段,从直接出口到国外生产,不断追求产业升级和效益质量至上。[1]从开始引进海尔、海信、LG等等到自有品牌的增多,合资、合作消化,变为国产品牌。多年前是快速粗放式发展,现在是高速及质量创新式发展,特别是把家电产业发展嫁接上了信息产业和互联网产业,线上线下一起销售的模式,这样的速度和质量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化、信息化“两化”的深度融合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影响着我国家电产业的发展,知名品牌家电企业都已经推出智能化产品,其创新发展,大有超出国际知名品牌的趋势。[2]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油烟机,各种家用电器,产品种类和功能创新达到历史纪录。由于具有比较优势的性价,产品不仅在发展中国家,而且在一些发达国家也有优势。论说家电产业走出国门的文章数不胜数。除了提升出口档次外,转移国外生产也是大所趋。
“中国制造2025在挑战德国工业4.0”,虽然不能简单地将“中国制造2025”等同于德国“工业4.0”。但“中国制造2025”的内容比后者更加丰富。虽然中国制造业与发达国家在核心技术、制造基础、品牌建设等领域都有差距,但是,中国家电业以整体发展为基础,围绕中国国情,从创新能力、提质增效、两化融合、绿色制造等各方面全面提升,将使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升级。2015年来又提出了“互联网+”、“工业4.0”、“金融+”等等创新路径,将促使我国各类产业如翼添翅,为“走出去”增加砝码。[3]产业壮大成熟后,不再仅是出口,为延长产业链,如海尔、飞跃、格力、美的、TCL、长虹等企业集团已经走出国门生产,未来将有更多的品牌直接在海外生产,其投资方式为独资生产、合资生产、跨国并购、合作研发都可选择。我国家电产业以劳动力成本优势、制造基础、创新,加互联网和金融支持,必然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和部分发达国家,站稳脚跟,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