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对外投资[16]

十一、服务业对外投资 [16]

服务行业的迅速崛起,使得全球产业结构亦呈现出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总趋势。与之相对应的是,对外直接投资也逐渐从原材料、其他初级产品以及以资源为基础的制造业领域,开始转向了服务业领域。目前,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存量和总流量中都已占到了一半以上,在规模和增长速度上均超过了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在国际经济领域日益凸显出重要的作用。我国货物贸易总量和出口都是世界第一,且有大量顺差。但是,服务贸易是逆差,这与服务业对外投资少有很大关系。目前我国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是普遍存在投资规模小、投资领域过度集中、投资流向分布不均、投资方式单一、投资水平不高、缺乏竞争力等问题。因此,为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扭转逆差,提高我国服务业或说是第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要特别认识服务业对外投资的重大意义,加强服务业的对外投资。

服务业即是广义的第三产业,包括12大类160多小分类。它的重要性在于该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地位,一二产业需要对外投资取得产业利益,那么在国民经济中占越来越大比重的服务业,其重要性不言自明。在前面的产业论一章中已经做了介绍,在此,仅把对外投资方式重温一下。

我们都把物质产业的对外投资以投资来论说,服务业因为是非物质产业,对外投资其实就是对外进行服务,但进行服务,前提必须也要进行投资,这种投资有些在境内而非境外,是特殊的对外投资方式。因此,《服务贸易总协定》把其服务业的对外投资和进出口称作“服务贸易”,这是以服务业来说的。明确提供服务即“贸易”的四种方式,其实质也就是我们的对外投资和贸易方式。

在境外投资服务业,并进行交易或者是提供服务的方式,GATS规定了四种形式:

(1)跨境交付(cross border supply),是指从一国境内向另一国境内的消费者提供服务。此类服务主要包括咨询和市场调研、远程培训、远距离诊疗服务和建筑绘图等。除旅游和建筑服务之外的大多数服务行业:如我国的这类第三产业的对外服务,通信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部分的)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广告宣传、电影音像等等商业服务。这些是投资和服务在一方境内,接受服务在另一方境内。

(2)境外消费(consumption abroad),是指一国境内的服务提供者向其他国家的消费者或企业提供服务,其他国家的消费者作为旅游者、留学生或病人等前往服务提供者境内进行服务消费。这种投资和进口是特殊形式,在境内实现服务投资与出口,境外消费者是服务进口。我们的教育和旅游产业如果投资或出口或进口是这种形式。

(3)商业存在(commercial presence),是指一国的服务提供者(如企业或专业机构)通过在其他国家境内设立附属企业或分支机构的方式为该国提供服务。商业存在往往与服务业的境外直接投资紧密相连,这是发达国家进行国际服务贸易最主要的形式,发展中国家也开始了这种投资或服务方式。我国需要在境外直接从事活动的第三产业(建筑业除外),只要设立企业或机构,在东道国允许的情况下,都可以进行服务。

(4)自然人流动(movement of natural persons),是指一国的服务提供者以自然人流动的方式前往另一国家境内提供服务,是除旅游和建筑服务之外的部分服务行业人员。这种形式比较复杂,问题较多,主要是涉及东道国的就业和产业竞争,对方一般非常谨慎,轻易不开放。我国在这方面不多,但是,根据我国国情,开拓发展的潜力巨大,今后要更多地与对方协商谈判,力争有更多的市场准入,以增强我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取得更多的产业利益。

纵观国际贸易与跨国投资一百多年的历史,没有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和投资是国家不进行保护、鼓励、支持和干预并进行有效管理的。在当代世界市场竞争极为激烈的情况下,各级政府按照不同的对外投资与合作方式进行适当保护、支持及必要的干预与管理是非常必要的,是政府的分内职责,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对企业和个人来说,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按国际法律基础WTO原则行事,搞清法律法规及原则和政策的内涵要求,自觉执行。同时,研究对外投资与合作的成功和失败案例,借鉴经验,吸取教训是其不走弯路和尽量少犯错误的必要做法。2.要学会与人合作,特别是在国内与可以合作的企业联营,整合资源,优势互补,以合力取胜。在境外更要学会与人合作,这是新的任务与机会,与人合则胜,与人离则败,古今中外概莫能外。3.正确估量和检查自己的竞争力及其优势与劣势,扬长避短,学人之长,补己之短。以产业和企业竞争力的发展阶段为标准,判断所处方位,确定行动;以国际竞争力的各构成要素,逐一培育提升自身,在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锻炼成长。4.充分利用各种涉外中介服务机构。要与经济咨询、法律、会计、外事服务等机构建立经常性联系,做好各种可行性论证,这是在复杂背景下能够成功的现代商业原则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主要参考来源:重要资源性产品进口供应保障体系研究—以浙江木材进口为例,2007年浙江省商务厅四个竞争立项课题之一,课题主持人和执笔人王建邦,2007年10月;浙江民营企业创新境外投资与合作方式研究,2008年浙江省商务厅竞争立项课题,课题主持人和执笔人王建邦,2008年12月

【注释】

[1]马凌:《国际战略联盟与中国大型企业跨国经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4月。

[2]石俊华:《中国企业国际战略联盟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4月。

[3]李蕾:《中国企业国际战略联盟的构建模式》,《国际经济合作》2007年第10期,第32-35页。

[4]黄隽花:《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营销战略联盟的研究》,大连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2 月。

[5]主持和撰写,王建邦:《重要资源性产品进口供应保障体系研究—以浙江木材进口为例》,2007年浙江省商务厅四个竞争立项课题之一,2007年10月;林平:《我国矿产资源对外投资战略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9月。

[6]李明武:《中小企业“集群式”对外投资研究》,《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8期,第54-59页。

[7]王建邦、林千美:《我国建筑业大步走出国门探讨—服务贸易增长又一重大领域分析》,《国际经贸探索》2007年第10期。

[8]王建邦、王革平:《“走出去”开发资源的问题与方式:基于民营企业的探讨》,《国际经济合 作》,2008年第3期。

[9]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一带一路规划全文发布:基础设施建设优先”,来自《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新华网,2015年3月28日。

[10]楼继伟:《以PPP模式解决亚太地区基建融资缺口》,财新网,2014年11月5日。

[11]《PPP模式的国际经验与启示》,《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11月5日。

[12]池玉洁、王建邦:《温州个人对外投资方式探讨》,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国际商学院毕业论文,2015年5月。

[13]黄志强《: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现实意义与基本思路》,《新视野》,2014年第3期。

[14]《中国将放宽个人和企业海外投资限制》,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上海),2015年5月29日。

[15]港媒:《2013到2014中国人在美买房花220亿美元》,参考消息网(北京),2015年4月21日。

[16]主持与执笔人,王建邦:《浙江利用外资发展现代服务业研究》,浙江省委省政府委托的浙江省商务厅重点调研课题,部分成果载于《浙江省外经贸调研课题报告集》,200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