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投资基础设施的前景和意义
2025年09月26日
(一)对外投资基础设施的前景和意义
任何国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基础设施要不断增加和改善。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城镇街道,住房,公共场所,地下地上建筑物,水、电、汽、油等能源项目,增加了数十倍,如今高铁和航空运输日益发达,还在继续建设。相对于我国,世界上多数发展中国家,中等富裕国家,甚至发达国家,都仍然有不断需求的基础设施项目。
我国建筑企业这几十年的对外工程事业完成量达上万亿美元,就充分证明了这个市场的广大。仅我国承诺的“一带一路”事业,前景辉煌。财政部部长楼继伟2014年10月22日在第21届亚太经合组织财长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基础设施投资是此次财长会讨论的重点,各方同意应进一步通过PPP (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公私合作关系”,是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一种筹资模式)等融资方式吸引长期融资和撬动民间资本,解决目前亚太地区巨大的基础设施融资缺口。本届财长会通过了《APEC区域基础设施PPP实施路线图》。中国宣布已建立国家层面的PPP中心,并决定利用在亚洲开发银行设立的中国减贫和区域合作基金中的500万美元,支持APEC发展中国家在基础设施PPP、区域合作和互联互通领域的能力建设和项目开发。[9]
积极参与对外投资基础设施项目,不仅可以把我国过剩的产能扩散出去,增加产业链价值,促进建筑产业的持续增长,更可以带动很多相关产业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增长做出贡献。同时,作为世界大国,增强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友好长期合作,投资参与它们的基础建设,双方都需要,利益共享。如巴基斯坦的铁路及电力建设,非洲和拉美及东欧、俄罗斯、蒙古国等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这对我国能源和军事通道建设,长期友好合作关系的建立,都有重大战略意义。[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