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世界市场

(三)世界市场

经济发展与市场,可以从收入多少大致看出来。

高收入发达国家:国际援助多来源于这些的国家,对最不发达国家给予关税减免和债务减免的主要实施者,中高档商品接受地,服务业在产业构成与消费中占比在60%以上,恩格尔系数最低的国家,食物消费占总收入的10%以下。主要分布在:北欧国家(除冰岛);西欧、中欧大多数国家(除目前经济表现差的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北美的美国与加拿大;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亚洲的日本、以色列、新加坡、韩国等国及我国港澳台地区。

高收入石油国家:这些国家是实施对外援助的另一大类国家,雄厚的石油美元是主权财富基金拥有的重点国家。主要分布在:中东地区的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阿联酋、卡塔尔、巴林、文莱等(利比亚和伊拉克则因战争,导致其经济和收入大大降低,目前不能归入高收入石油国家)。

中等收入国家:经济发展处于中间,但发展潜力巨大,东欧国家、欧洲东南的巴尔干地区的国家;土耳其、印度;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哈萨克斯坦;北美的墨西哥;中美洲、南美洲的绝大多数国家;南非、埃及、非洲西部个别国家。亚洲其他不属于高收入和最不发达国家的国家。

低收入消费国家:除上述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外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相当一部分是因为人口众多,如非洲的尼日利亚、亚洲的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最不发达国家:是指那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联合国所颁布的人类发展指数最低的一系列国家,由联合国按标准划分。这些国家是接受国际援助的国家,其部分开发援助项目由国际招标来实施,是我国免除债务和减免关系,给予援助的国家。主要是非洲中南部国家、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岛屿国家。最不发达国家标准原来很低,后来联合国多次修订,每三年审定一次。

截至2015年,全世界经联合国批准的最不发达国家已经有45个。

亚洲9国:阿富汗、孟加拉国(虽然人口超过7500万,但因发展水平和收入太低,也列入)、不丹、柬埔寨、老挝、东帝汶、缅甸、尼泊尔、也门。

非洲32国:贝宁、布基纳法索、布隆迪、中非、乍得、刚果(金)、吉布提、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冈比亚、几内亚、几内亚比绍、莱索托、利比里亚、马达加斯加、马拉维、马里、毛里塔尼亚、莫桑比克、尼日尔、卢旺达、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塞拉利昂、索马里、苏丹、多哥、乌干达、坦桑尼亚、科摩罗、塞内加尔、南苏丹。

大洋洲3国:图瓦卢、基里巴斯、所罗门群岛。

拉丁美洲1国:海地。

据世界银行统计,这些国家共有7.5亿人口(其中31个国家位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涉及人口近7亿),近半数人每天的生活费用不足1美元。文盲比例最高的占全国人口的78.1%(利比里亚);婴儿死亡率最高的达16.2%,居世界之最;人均寿命最短的43.6岁(阿富汗)。这些国家,是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点之一。因经济基础差,政局相对不稳,民族和宗教冲突多,有的自然环境差,在这些国家投资风险较大,但是,发展的潜力也大,迫切需要外来援助和发展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