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电影表演
2025年10月14日
三、电影表演
表演中心性是电影的特点,角色的复杂性只有通过演员的台词和表演来传达。电影理论家理查德·莫尔特比(Richard Maltby)在《好莱坞电影》(Hollywood Cinema)一书中写道,从观众角度看,电影演员有两个身体(the actor's two bodies),观众既能感受到演员的存在,也能感受到角色的存在。与这个概念对应的就有两种不同的表演方法。一种强调演员的真实性,叫作“表现风格”(presentational style),演员把自己的本色表现给观众;另一种方法则相反,抑制演员的真实性,演员再现他所扮演的角色,这就是“再现风格”(representational style)。有些演员比较倾向于前者,如玛丽莲·梦露(Marilyn Monroe);有些演员倾向于再现风格,如梅丽尔·斯特里普(Meryl Streep)。我们还可以举出其他演员的例子吗?
再现风格和表现风格发展到极致,就出现了两种现象:方法表演(method acting)和明星制度(star system)。方法派演员,如马龙·白兰度(Marlon Brando)、阿尔·帕西诺(Al Pacino)等,都是以精湛的表演赢得赞誉。他们认为,在表演中,一方面,要把自己的情绪调动起来和角色取得认同,另一方面,通过实践去获得角色的身体体验。与方法表演对应的另一种表演风格的极端其实就是明星制度。明星表演倾向于表现派风格,允许演员游离于角色之外。简而言之,方法表演强调演技,最高层次是角色和演员一体化,而明星制度比较在乎明星形象和魅力对票房的影响。